再被曝欠薪,全国门店关掉一半,Seesaw咖啡到底怎么了
连锁精品咖啡品牌Seesaw再被曝拖欠员工工资。
2月24日,一名Seesaw咖啡的前员工向南都湾财社记者透露,Seesaw上海区约75名员工被拖欠薪资,包含50名门店员工和25名办公室后台员工。被欠薪的员工人数也获得了Seesaw另外两名员工的确认。
除了欠薪疑云外,Seesaw咖啡关店速度明显加快。根据记者掌握的数据,自去年以来,Seesaw关掉了至少一半的门店,目前全国门店数量不足50家,广东市场仅剩珠海1家门店正常营业,北京同样仅剩1家门店营业,而其大本营上海闭店数超过六成。
2月24日,南都湾财社记者联系了Seesaw咖啡相关负责人核实情况,该相关负责人并未做出任何回应。同一时间,记者通过多种渠道再次联系Seesaw公司,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应。
作为曾经获得三轮融资、背后站着喜茶的明星精品咖啡企业,Seesaw到底怎么了?还会继续大量关店吗?
图片来源:微博@SeesawCoffee
工资分期发放成常态
Seesaw员工爆料:仍被公司拖欠工资
肖秦在Seesaw门店工作两年,今年2月,她从Seesaw门店离职。
2022年肖秦入职时,Seesaw区域经理向她承诺,每个月的工资由底薪、奖金、早晚班津贴构成,每月工资都会按时发放,五险一金齐全。然而自去年末起,其薪资发放逐渐异化。肖秦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每月工资分两次发,发薪日先给50%,一周后再补剩余50%。去年12月的尾款拖到今年2月才结清。”
据悉,肖秦所在的门店员工人数已经从两年前的6人减少至两到三人,肖秦直言,“离职全因工资问题”,“外省来沪打工的人断了工资,相当于断了生计”。令她更无奈的是,公司每月仍从工资中扣除五险一金费用却未实际缴纳,“我离职后因社保未退保,导致无法入职新公司,断保问题至今未解决”。
被拖欠工资的不止肖秦一人,据她了解,Seesaw上海区域被拖欠工资的员工约有75人,包括50名门店员工和25名办公室后台员工。这一说法得到另外两名员工的确认。肖秦透露,曾有员工在“全员伙伴群”讨论欠薪问题,但群聊随即被禁言。
图片来源:微博@SeesawCoffee
在Seesaw办公室工作的王彬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自2023年7月起,后台(即办公室)员工薪资发放从“月结”改为分三次发放,每次发放的比例依次为35%、35%、30%。他去年10月的工资原定于次月发放,但直到今年2月底,他10月的工资还有30%仍未到账,去年11月整月薪资亦被拖欠。
王彬最后一次收到工资是2024年12月29日,发放的是2024年10月的第二笔工资,他被拖欠工资及绩效累计已达5万元。王彬表示,“直到9月看到同事(在网上)发帖,才知道公司6月就停缴社保,此前未收到任何通知”。据其透露,目前Seesaw整个办公室员工人数已不足10人,较先前25人左右流失超六成。
员工供图
多名员工向记者透露,自2024年5月起,他们的公积金缴纳中断,去年7月到9月社保陆续停缴,补缴时间公司至今未明确。还有员工向记者表示,公司目前处于“无人对接”的失序状态。劳动监察部门虽回应“将协助催缴”,但进展缓慢。员工亦曾多次尝试联系Seesaw创始人吴晓梅,但信息均“已读不回”,公开电话长期无法接通。
2月25日,南都湾财社记者致电上海多家Seesaw咖啡门店进一步核实情况,多名员工表示自己为兼职,对欠薪情况不太了解,也有门店员工明确表示不接受采访。
Seesaw一年关掉超一半门店
有前店长透露:门店物料经常短缺
除了疑似拖欠员工工资外,Seesaw咖啡加快了闭店的速度。
2024年3月,Seesaw方面曾向南都湾财社提供了一份门店数据,截至2024年3月14日,Seesaw全国直营店超100家,其中上海门店超50家。而根据Seesaw官方小程序,截至2025年2月24日,Seesaw在全国的门店仅剩49家,并且有2家门店“暂停营业”。
这也就是说,不到一年时间,Seesaw就关掉至少一半的门店。另外,根据第三方平台窄门餐眼,自去年以来,截至今年2月,Seesaw新开店26家,去年关闭门店64家。
图片来源:小红书@Seesaw
这剩余的49家门店里,有20家门店开在上海,广东市场仅剩珠海和深圳各有1家门店,不过深圳仅剩的这家门店点餐小程序上的状态为“暂停营业”。这家店开在一家酒店一楼,2月24日,记者致电该酒店了解到,这家门店最近都未营业,是彻底撤场还是暂时休整并不可知。珠海的Seesaw门店为去年9月新开的加盟店,该店店员告诉记者,门店生意较好,目前肯定不会停业。
此前,Seesaw在深圳开了9家门店,在北京开了19家店,其并未进入广州市场,目前其在北京也仅剩1家门店,上海作为Seesaw的大本营,对比去年3月,门店关了超六成。Seesaw曾在成都开过5家门店,其在成都最后一家店也在今年1月关闭。在关闭成都最后一家门店时,商场方贴出告示称,是Seesaw承租方提前解约,并提醒消费者、供应商及时处理消费储值、经济结算等事宜。而在2月16日,其在徐州的最后一家门店关闭。
曾在Seesaw北京一家门店担任店长的林立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其所在门店物料短缺已成常态,基础原料也存在断供的情况。“2024年,(我们门店)日均出杯量约180-220杯,从10月以后,由于门店缺少物料和食材,出杯量显著下降。”
因为所在门店倒闭,今年1月,林立被迫离职。据其透露,他目前还被拖欠了一万多元的工资,加上赔偿约有三万元。
针对欠薪和门店大量关闭,2月24日,南都湾财社记者联系了Seesaw咖啡相关负责人核实情况,该负责人在获知记者的采访需求后,并未做出任何回应。同一时间,记者通过多种渠道再次联系Seesaw公司,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应。
创始人曾被限制高消费
Seesaw去年表态在积极解决工资问题
早在去年,Seesaw就多次传出疑似资金紧张。
去年3月,Seesaw被曝拖欠供应商货款,当时Seesaw相关工作人员回应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称,“属于正常商业纠纷,不存在拖欠供应商汇款的情况。”去年11月,Seesaw被曝创始人被限制高消费、拖欠员工工资、门店关闭等问题,Seesaw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时曾就这些问题一一作出解答。
当时,Seesaw内部一名员工向媒体爆料称,Seesaw办公室的员工去年9月工资尚未发放,门店员工去年10月工资尚未发放,所有员工的社保公积金都只缴纳到去年6月。Seesaw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关于工资延后发放与分期发放的问题,网络上存在大量不实言论。“目前,公司正在积极解决现金流遇到的一些临时性困难,并已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来确保员工工资的发放。”
图片来源:小红书@Seesaw
而针对门店关闭,Seesaw相关负责人曾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经过深入的市场分析和战略调整,我们决定对直营门店网络进行优化。我们采取的区域聚焦策略,旨在集中资源和精力,以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目标市场和客户。因此,我们决定关闭那些不符合这一策略、品牌定位或门店模型的门店。”“一些门店的租约到期,我们根据市场表现和战略规划,决定不再续约。”
去年10月,因在服务合同纠纷案中,Seesaw关联公司上海西舍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下称“西舍商务”)未能在指定期间履行给付义务,西舍商务及其法定代表人吴晓梅被法院发布了限制消费令。而在1月8日,西舍商务及吴晓梅再次因为服务合同纠纷被法院发布了限制消费令,目前这一限制消费令已经被解除。
尽管Seesaw方面在采访中表态正在积极处理问题,但是从员工最新的爆料来看,Seesaw仍未能解决现金流问题,员工仍然被拖欠工资。而从Seesaw的闭店情况来看,其闭店速度明显“异常”。
向Seesaw追讨款项的合作方名单还在增加,Seesaw公司作为被告陷入多起法律纠纷。天眼查显示,今年其已开庭和待开庭的案件有19起,主要涉及买卖合同纠纷、服务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从原告方的工商信息来看,多名原告为食品包装公司,疑为其供应商。
Seesaw到底怎么了?
员工称其研发跟不上市场变化
专家则称其在不好的时机开店太快,被价格战误伤
Seesaw于2012年在上海创立,彼时同样在上海创立的精品咖啡品牌Manner Coffee(下称“Manner”)和M stand都还没有诞生。除了门店外,Seesaw还有咖啡液、咖啡豆等的零售业务。
Seesaw颇受资本青睐,2017年6月,Seesaw完成4500万元A轮融资;2021年7月,Seesaw完成A+轮过亿元融资;2022年2月,Seesaw再获A++轮数亿元融资。这三轮融资背后的投资方包括百福控股、喜茶、黑蚁资本和基石资本等。目前喜茶关联公司在Seesaw中持股4.75%,喜茶创始人聂云宸还担任Seesaw的董事。
在拿到钱后,Seesaw加快了开店速度,窄门餐眼显示,2021年和2022年,其分别新开门店43家和67家,到了2023年,其开店速度断崖式下跌,一年仅开出了12家门店。也就是在2023年下半年,Seesaw多地门店被曝出现关闭潮。根据企业官方公布的数据,2022年8月,Seesaw开出第100家门店,但是这个数字始终停滞不前。2023年年底,原本一直采用直营模式的Seesaw,放开了加盟,Seesaw曾透露,截至去年11月,其特许经营店有30家。而现在,Seesaw全国门店仅剩不足50家。
仅从公开信息来看,Seesaw出现问题的时间节点很可能是在2023年。而在这一年,咖啡消费市场刮起了风暴。该年4月,库迪、瑞幸相继开始了咖啡价格战,一杯咖啡的价格被拉低至9.9元、8.8元,受此影响,多个现制饮品品牌或被迫或主动加入其中。Seesaw的饮品定价在28-38元区间,并且极少推出大力度的促销活动,相关团购平台显示,Seesaw最便宜的一杯咖啡,团购价为19.9元。
关于价格问题,去年11月,Seesaw方面曾回应南都湾财社记者称,“Seesaw Coffee并不打算采取降价策略,我们将保持对市场动态的敏锐洞察,并据此实施针对性的市场推广策略。”
价格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自2023年以来,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对咖啡更加保守,品牌融资难度加大。Seesaw的最后一轮融资停在了2022年2月,Manner则在2021年6月后未有新融资,M stand2023年6月获得小红书领投的数亿元融资。在头部咖啡品牌里,去年,仅挪瓦咖啡获得数亿元融资。
图片来源:小红书@Seesaw
不过,在Seesaw原门店店长林立看来,相较于瑞幸、库迪等品牌的“价格战”分流影响,Seesaw更大的危机在于后台创新乏力。林立向南都湾财社记者透露,“2023年推新品活动时,总部给我们门店配置100份,基本两三天售罄,但到了2024年底,同类活动,配置量砍至20份却卖不完。”他认为,这暴露了产品迭代的深层次问题:研发团队既无法持续打造明星单品,又跟不上市场口味变化节奏。
上海啡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东则向南都湾财社记者分析称,就精品咖啡领域,Seesaw算是一个出众的品牌,但是这个领域也挤满了选手,包括M stand、Manner、%Arabica、Peet's Coffee等,星巴克中国也通过甄选店布局精品咖啡,Seesaw的产品在众多品牌里并不差。Seesaw的问题很可能是在拿到融资后,在疫情阶段进行快速扩张,特别是它很多门店都在上海,在快速开店后,Seesaw的门店收入受到疫情影响跟不上,但是直营模式下门店运营成本比较高,现金流很快就被“榨干”,但是又未能获得新一轮的“输血”。而且,Seesaw在快速扩张的阶段,本身门店的商业模型并没有打磨得非常成熟,当时主要在资本推动之下进行了市场扩张。
王振东进一步指出,瑞幸库迪的咖啡价格战也有很大影响,价格战降低了消费者的咖啡价格预期,而精品咖啡本身成本较高,难以降价,很多消费者都能找到精品咖啡的平替产品。再加上,瑞幸、库迪还有奶茶们带动了咖啡奶茶化,很多消费者的口味也变了,不再追求精品咖啡,这都对Seesaw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冲击。
在王振东看来,Seesaw似乎没有太多的办法扭转当前的颓势,很可能在螺旋式下跌中进入“死亡”。对Seesaw而言,目前最好的结果可能是,有头部品牌出手收购。
(应受访者要求,肖秦、王彬、林立为化名)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詹丹晴 实习生 陈颖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