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价格回落后,金龙鱼2024年营利双降
粮油巨头金龙鱼(300999.SZ)2024年面临的风浪依旧。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金龙鱼近日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03%。2023年,金龙鱼上市后首次出现营收下滑。主要原材料大豆价格持续回落后,该公司归母净利润去年仍同比下降了12.14%,出现了连续四年下滑。
资料图 图据视觉中国
原材料成本涨了又降
归属净利润连续四年下滑
金龙鱼的归母净利润在2020年达到60.01亿元后,便持续下滑。2021年、2022年,金龙鱼解释归母净利润下滑的原因为,原材料成本上涨幅度较大,虽然公司上调了部分产品的售价,但并未完全覆盖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利润同比减少。
金龙鱼年度归母净利润走势图 截图自东方财富网
2023年开始,金龙鱼主要原材料大豆、大豆油及棕榈油等价格下跌,当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5.43%,营收也出现上市后首次下滑。2024年,这一业绩趋势再次出现: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03%至2388.6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2.14%至25.02亿元。
对于营收下滑的原因,金龙鱼连续两年皆称主要产品的价格随着大豆、大豆油及棕榈油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下跌有所回落,产品价格下跌的影响超过了销量增长带来的营收贡献。
在过去两年,金龙鱼归母净利润下滑的原因则与渠道业务此消彼长有关。
2023年,金龙鱼零售渠道产品利润增长了、饲料原料业务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但餐饮和食品工业渠道产品利润下降。2024年,金龙鱼餐饮及食品工业渠道产品的销量和利润同比增长了,但零售渠道产品受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利润不及同期。
2月24日,红星资本局致电致信金龙鱼方面采访,关于金龙鱼净利润持续下滑的原因、公司未来将如何提振业绩、将如何优化产品结构和渠道结构、金龙鱼零售渠道收入占比及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央厨及其他新业务发展情况等问题,截至发稿时,对方未作有效答复。
毛利率持续下降
金龙鱼赚的是“辛苦钱”
金龙鱼刚上市时,由于在食用油领域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食用油又是一门刚需性生意,曾被冠以“油茅”的称号。后来,市场发现,虽然金龙鱼营收规模在整个A股食品行业中都属前列,但赚的是薄利多销的“辛苦钱”。
金龙鱼的低毛利产品占比高,营收占比最大的厨房食品2023年毛利率为6.41%,营收占比第二的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2023年毛利率为2.19%。2023年,金龙鱼整体毛利率为4.83%。
“低毛利率”被金龙鱼视为护城河。据南方都市报报道,金龙鱼曾表示,量大利薄的生意,会是一个较高的竞争壁垒,可以减少其他潜在竞争者进入行业的机会。
数据显示,金龙鱼的毛利率越来越低,从2019年的11.40%逐年降低至2023年的4.83%,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微涨至4.89%。
金龙鱼的净利率也从2021年的1.98%开始下滑至2023年的1.11%,到2024年前三季度,该公司的净利率降至0.77%,不到1%。
低毛利率也让金龙鱼的利润受市场波动影响显著,这也是近两年上游原材料成本增长或者下游渠道表现较弱都会对公司整体利润产生很大影响的原因。
金龙鱼也在发力拓展高毛利率产品业务,如尝试拓展调味品、中央厨房等新业务。在2024年5月8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金龙鱼对外透露了中央厨房项目的进展情况:“我们仍然对央厨充满信心,各个项目均有进步。不过进度稍慢,暂未达到我们盈利的预期。”
上游议价能力不足、下游购买意愿不强
金龙鱼“两头受气”
金龙鱼之所以一直赚“辛苦钱”,也是因为自身对上游原材料议价能力弱,下游销售端溢价空间有限。
金龙鱼核心原材料如大豆、棕榈油高度依赖国际市场,采购成本受全球供需、地缘政治及汇率波动显著影响。
原材料成本上升后,利润受影响,金龙鱼也曾在2020年、2021年尝试终端涨价减轻压力,但粮油食品作为民生刚需品,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高,调价空间有限。金龙鱼无法通过提价完全转嫁成本,这种“两头受挤压”的模式导致金龙鱼毛利率持续承压。
原材料成本下降后,金龙鱼又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消费需求减弱的挑战。下调产品价格后,终端囤货意愿减弱,最终导致公司整体营收、净利润均下滑的局面。
目前,金龙鱼、中粮、鲁花作为粮油三巨头,合计占据超60%的小包装食用油市场份额。尽管金龙鱼份额领先,但中粮通过旗下福临门、香满园等品牌持续渗透市场。鲁花则是中国最大的花生油生产厂家,在北方市场渗透率高。2024年,金龙鱼通过换股交易加强与鲁花合作,被外界解读为“防御性对策”。
据金龙鱼2024年6月披露,公司在回复投资者相关提问时表示:“今年春节前夕消费增长明显,节后消费偏淡,这是正常现象。四月消费出现萎缩现象,五月略有恢复,六月受618和端午节的影响,出现消费小高峰。今年到目前为止,经销商和终端门店的囤货意愿不强,持观望心态,市场整体消费偏弱。”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金龙鱼2023年的经销收入同比下滑1.32%,2024年上半年经销收入同比下滑10.13%。2024年上半年,金龙鱼经销商数量同比减少465家,下滑5.33%。
据了解,金龙鱼对零售渠道较为依赖,据金龙鱼招股说明书,2019年公司零售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区间约为42.15%到46.47%,高于餐饮渠道和工业渠道,这也导致了金龙鱼更加容易“两头受气”。近两年,金龙鱼积极拓展餐饮及工业渠道,2024年这两个渠道的销量和利润也在增长,只是没能弥补零售渠道业绩的下滑。
红星新闻记者 张露曦
编辑 邓凌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