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手机国补:补贴能否叠加?地区差异大、签收核验难题怎解
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落地“满月”,全国各项消费数据增长亮眼。2月20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称,截至2月19日24时,今年以来,全国汽车报废更新16.9万辆,超397万名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487万台,超2671万名消费者申请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64.7万台。 受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相关行业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今年以来,全国报废汽车回收量同比增长约35%,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超20%。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时,也有不少网友在网上吐槽“各地区补贴差异大”“核销补贴流程麻烦”等。南都记者调查获悉,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商品和品牌范围确定遵循“国家统一框架、地方细化实施”的原则,但在具体补贴品类和补贴金额上,各地在细化实施上都存在差异。
新华社照片
国补和旧机补贴能否叠加使用?
根据发改委文件,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国家补贴继续对家电、电脑等八大品类发放专享补贴。但各平台除了“以旧换新国家补贴”(以下简称国补)外,也专门设置了“以旧换新旧机补贴”(以下简称旧机补贴)。国补和旧机补贴的区别是什么?这两者能否叠加?这是社交平台上经常被提到的问题。
南都记者调查发现,国补指的是由政府直接提供的财政补贴,旨在降低特定商品价格;而“旧机补贴”则是一种促销方式,通常指的是消费者购买新产品时,通过旧产品抵扣部分价款,分为企业自发行为和政策性补贴两类。
从实施主体来看,国家补贴由政府主导,通常来自财政预算;而旧机补贴主要由商家执行,但有的也可能会在政府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下开展。
在实际操作中,旧机补贴和国补可能同时存在。例如,2025年部分数码产品国补不再要求“以旧换新”,购买新机时直接抵扣补贴。但在京东等部分电商平台,数码品类还同时提供了旧机补贴,这也就意味着消费者购买符合补贴标准的数码产品时,可以同时享受国补和售卖旧款产品拿到的优惠。
此外,尽管大部分“以旧换新”国家补贴的产品范围内并不需要“提交旧款”这一步骤,但在有些品类,享受国补则必须“提交旧款”。如《2025年度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明确,对个人消费者交售报废老旧电动自行车并换购合格新车的,给予“以旧换新”补贴。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负责人介绍称,“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参加以旧换新活动获得的购新补贴不包含旧车售卖金额,交售的旧车按当地报废车的市场价回收,回收后将进行拆解处理,目的是将风险隐患较高的老旧电动自行车淘汰。”
也就是说,消费者将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之后能获得两个实惠:一个是旧车售卖的金额,报废的旧车按市场价回收;另一个是买新车国家给予的购新补贴,双管齐下,让真金白银直达消费者。
上述商务部流通发展司负责人表示,考虑到近年来我国锂离子蓄电池发展虽然较快,但铅酸蓄电池在电动自行车用电池中占比接近80%,且安全性较好、价格便宜,深受消费者青睐,对于报废老旧锂离子蓄电池电动自行车换购铅酸蓄电池自行车的消费者,适当加大补贴力度,符合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要求和现实情况,体现安全导向。
各地区补贴品类、金额为何差异大?
就目前来看,“以旧换新”补贴新政效果显著。不过,有部分消费者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发文称,“各地补贴差异大,想要领到外地的补贴”。
南都记者调查获悉,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商品和品牌范围确定遵循“国家统一框架、地方细化实施”的原则,在具体补贴品类和补贴金额上,各地在细化实施上确实存在差异。比如,国家层面通过《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了核心品类为汽车、家电及家装厨卫三大类,并强调以绿色、智能、低碳产品为导向。在中央框架下,各省市可结合本地产业特点、消费需求及财政能力扩展品类。
国家鼓励各地自主确定和增加补品类,满足了消费者多元化换新需求。例如,湖北在国补产品范围中,新增了跑步机、电动牙刷、咖啡机、血氧仪、按摩器、足浴盆、游戏机等智能产品;在湖南,洁面仪、智能音响、瓷砖、湘绣、床上用品也可享受国补。
新华社照片
哪些品牌、平台可以参与国家补贴?从各省发布的《2025年家电、数码和家装厨卫产品以旧换新实施细则》来看,都需要平台、企业进行申请,申请要求包括近三年无重大安全事故、经营状况良好、产品符合国家标准、有专业服务能力等。例如,湖南省明确的参与企业名单,包括京东、美团、苏宁、通程电器等,其合作品牌可纳入补贴范围。
从各个承接国补活动的平台来看,各平台也在持续申请各地的补贴权限。比如,拼多多可以领取上海、江苏、山东、湖北等地的国家补贴;京东可以领取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湖北等地的国家补贴;淘宝可以领取上海、广东、湖北等地的国家补贴。
此前,商务部商务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支持符合条件的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产品参加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相关负责人介绍,不论是内资、外资企业,还是国有、民营企业,不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不论是线上平台企业还是线下实体企业,都能够公开、平等地参与补贴政策。各地将合理确定并及时更新参与的主体名单,对于严重失信及出现严重违法违规情形的列入负面清单,不得参与补贴。
此外,各省、市在补贴金额上也存在差别。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称,2024年加力实施时,是综合考虑了各地常住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汽车和家电保有量等因素,测算确定了各地资金分配规模。今年将把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各地执行情况作为新增的一项因素,进一步优化资金分配,目的是要向2024年工作成效较好的地区有所倾斜。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直接向地方安排的资金总体按照9:1的原则实行央地共担,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中央承担比例分别为85%、90%、95%。各省级财政根据中央资金分配情况按比例安排配套资金,省以下经费分担办法由省级财政确定。
若某地区用完中央下达的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额度,超出部分由该地区通过地方资金支持,中央不再负担。截至2025年12月31日未用完的中央下达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额度收回中央。
享受国补的手机签收时如何现场核验?
在各地国补细则不同的背景下,各地消费者要想拿到补贴,实施上也存在区别。根据国家补贴政策要求,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需要现场拆盒激活。在手机、数码产品国补落地时,社交平台上,如何在签收时核验也成为讨论的焦点。
按照上海市2025年落实国家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规定,网上购买数码产品时,消费者通过已领取“品类券”的支付机构APP,1券1单逐笔核销,于订单支付时按补贴标准享受立减补贴。同时,消费者需配合销售员或者快递员,由本人当场核验SN码、激活系统并保存激活照片。参与企业则需将采集到的商品名称、销售金额、SN码、IMEI码等信息上传地方平台并留存用户和设备信息、激活照片等资料备查。
由此不难看出,线下购买国补手机时核验的任务在店员身上。但线上购买手机的话,核验的工作就要由快递员负责。一位在上海购买了国补手机的网友向南都记者透露,收货时客户首先要拍摄盒子的SN码、开机后的SN码、盒子和手机显示的SN码合照,再由快递小哥进行上传,校验成功后才算签收成功。
“店员属于产品售卖方,有义务、有耐心、有经验协助消费者现场核验收获,但快递员属于第三方,没有经过现场核验的培训,而且大部分快递员派件时间有限,没有耐心和精力帮助消费者现场核验,所以在签收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一位商家向记者反馈。
不仅如此,在部分地区,购买国补手机、核验签收后,还需要上传发票信息,这也加大了核验难度。根据汕头市商务局官网,消费者通过活动页面申领相应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品类资格券,补贴方式为支付立减,完成交易后,由企业协助消费者上传相关材料至补录平台,包括所购产品的发票;产品购买支付凭证(交易小票截图)、新产品照片、新产品购买支付凭证(支付界面截图);提供SN码、IMEI码等关键信息,用户验机并注册激活系统等照片,参与企业留存用户和机器台账信息备查。
汕头市商务局在公告中表示,参与活动企业需认真审核以上核销材料并妥善保留,逐笔登记台账,符合条件的补贴资金由销售企业先行垫付,参与活动的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产品销售企业提交结算确认函、“以旧换新”信息台账、发票清单汇总报送市商务局和第三方承办方,由市商务局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同步审计,经审计核定后确认补贴资金。
尽管有不少网友吐槽称国补手机“签收难”“和快递员捣鼓了一小时都没成功”,但国补对手机消费的提振趋势依然明显。根据商务部数据,今年以来,截至2月19日24时,超2671万名消费者申请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出品:南都政商数据新闻部
策划:甄芹 田爱丽
采写:南都记者 汪陈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