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北上养老成新趋势,广东推动打造湾区养老金融新业态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建设的不断深化,跨境北上养老成为一种新趋势,越来越多的港澳长者选择北上安度晚年。南都湾财社记者近日获悉,通过发布相关业务指引,截至2025年1月末,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辖内银行已累计为港澳居民办理2603笔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购房支付业务,资金折合人民币29.93亿元。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正指导推动辖区金融机构从多方面加大对湾区跨境养老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
据了解,当前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正推动辖区金融机构精准对接针对跨境养老标准升级和养老设施改造的融资需求,搭建对接通道,推动金融资源投向提供跨境养老服务的养老机构。
例如,指导中国人民银行佛山市分行推动相关金融机构运用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政策为顺德区和泰安养中心发放850万元优惠利率贷款,满足企业医疗设备采购和适老化配置改造资金需求,支持其成功纳入香港社会福利署的“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为香港长者跨境养老提供更多选择和更优服务。
指导中国人民银行珠海市分行推动相关金融机构为珠海金湾颐养园提供3000万元授信,用于支持其申请纳入“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满足其升级跨境养老服务所需的设备、环境改造资金需求。
跨境北上养老,需要解决“老有所居”问题。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发布《港澳居民购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房产结算支付便利化业务指引》,实现境外购房款直接汇入内地房企相关账户、无需在境内银行办理开户的“一步到位”资金结算服务。采取“先付房款后补材料”的方式,优化跨境购房的结算支付流程。
据悉,截至2025年1月末,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辖内银行已累计为港澳居民办理2603笔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购房支付业务,资金折合人民币29.93亿元,有效满足了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安居置业的需求。
同时,为使跨境北上“老有所医”,2024年,“港澳药械通”扩展至大湾区内地城市的45家医院,香港“长者医疗券”拓展至大湾区内地4个城市8家医疗机构使用。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积极引导辖区金融机构主动与纳入范围的医疗机构对接,提供支付结算、账户管理等金融服务,提升港澳长者北上就医、养老的金融服务水平。
例如,中国银行中山分行助力中山市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为香港长者提供基于“长者医疗券”的就医服务,并为医院提供对公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支持其通过中国银行APP、网上银行、网点柜台以及智能柜台办理结汇,用于支付医疗费用,实现跨境养老“银医联动”。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还通过指导推动辖区人民银行地市分行、金融机构提供多种支付方式服务指引、推动辖区金融机构开展网点软硬件适老化升级改造专项行动等方式,完善养老金融支付服务环境,升级养老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共同推动辖区金融机构加大对跨境养老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徐劲聪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