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有副作用 用错了会变“毒药”
2月22日上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举办第12届“科学育儿嘉年华”系列活动,十余个科室权威专家组团义诊,为家长们提供一站式答疑解惑服务。
儿童内分泌与健康管理科主任谢海瑞提醒,生长激素是一种治疗药物,不是“整形增高剂”,“用在该用的地方是好药,用错了就是‘毒药’”。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儿童内分泌与健康管理科主任谢海瑞。
生长激素用错了会变“毒药”
近年来,儿童身高问题受到关注,大家总想让自己孩子长得更高,“生长激素”被众多家长追捧。
珠江医院儿童内分泌与健康管理科主任谢海瑞提醒,生长激素是一种治疗药物,不是“整形增高剂”,“用在该用的地方是好药,用错了就是‘毒药’”。
如果“用错了”,生长激素会有什么副作用?谢海瑞介绍,生长激素作为药物使用已经几十年,的确观察到了一些不良反应,如,影响内分泌代谢,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血糖升高。
另一方面,生长激素可以促进各种细胞生长,如果遇到患者身体中有肿瘤细胞,它会促进肿瘤细胞生长,“所以,生长激素的一个使用前提是进行肿瘤筛查”。
在临床中,有一种情况的患儿,即使真的确诊矮小症,也需要非常慎重地使用生长激素,即鞍区肿瘤引起生长激素缺乏而导致的矮小症,“这种情况,的确是生长激素缺乏,但在孩子术后两年、没有复发迹象、孩子确实严重矮小的情况下,我们才会去考虑使用生长激素,毕竟矮小不会‘要命’,但肿瘤会,还是要先‘保命’。”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举办第12届“科学育儿嘉年华”系列活动,家长带着孩子进行中药材绘画创作。
“矮小症”病因多样 需对症下药
虽然使用生长激素要谨慎,但“矮小症”不容忽视。家长如果觉得自家孩子身高不够高,要重视定期监测、积极看诊,请医生评估孩子是否真正的“矮小症”,并找到病因、对症下药。
“要看孩子的身高是否达到了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同种族正常儿童身高的-1.88个标准差以下,或者第三个百分位以下”,谢海瑞介绍,对“矮小症”的判断,在不同年龄段也是不同的,青春期之前看“年龄别身高”,到青春期了要看“骨龄别身高”,这其中还涉及家长同样关心的性早熟问题。
导致矮小的原因有很多,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小于胎龄儿、全身性疾病、特发性矮小等,谢海瑞介绍,其中大约有60%~80%的矮小属于特发性矮小,病因尚不明确。
谢海瑞引用数据称,我国儿童矮身材的发病率约为3.2%,其中约700万矮小儿童需要接受正规治疗,但实际接受规范治疗的人数却不足3万。
珠江医院儿科中心与基层专科签订专科联盟合作协议,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多学科联动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珠江医院儿科中心的科学育儿嘉年华活动于2018年开始举办,至今已办到第12届。
“我们儿科的疾病谱正在发生变化,从过去多见的感染、营良不良更多地转变为‘生活方式病’”,谢海瑞主任表示,基于这种考虑,今年活动进一步拓展,创建“3+5”模式,即妇、产、儿融合联动,营养、心理、中医、康复、五官紧密协作,共同打造“孕产育”一站式健康管理新模式。
活动现场还举办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成长天使基金”合作医院授牌仪式和龙门总医院紧密型专科合作签约仪式,并为家庭困难矮小症患者赠药。
珠江医院党委副书记杨仁轩介绍,2025-2027年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珠江医院作为成长天使基金合作医院,将发挥多学科专家力量,通过大众科普教育、学生健康项目、医疗救助、基层医生培训等形式,共同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健康生长发育。
此外,珠江医院儿科中心还与70余个基层专科签订专科联盟合作协议,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更多基层儿童青少年能够获得整合型、连续性的医疗卫生服务。
除了义诊活动,现场还有“产后康复体验”和“中医药科普游园会”。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制作防流感香囊、辨识香料药材、中药材绘画创作以及用药安全知识问答。针对肥胖、多动、厌食、睡眠障碍、呃逆、近视等问题,孩子们还体验了中医外治耳穴疗法。
采写:南都记者 李文 通讯员 马彦 韩羽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