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两会首场“委员通道”开启,六位委员都在关心什么……
2月24日上午8时,深圳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在深圳会堂开幕。近500名深圳市政协委员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建言献策、积极履职。
在第一场“委员通道”环节,六位来自不同界别的政协委员盛司潼、高锦民、李鉴墨、潘争艳、简慧敏、徐期林围绕生物医药产业、中医药现代化、链接世界科技资源新路径、构建有为的儿童福利制度等维度提出意见和建议。
大力推进AI在生物医药产业的融合
盛司潼,无党派人士界别,市政协常委,市知联会副会长,深圳华因康高通量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
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已连续多年位列国内前十位,但仍面临来自国内外激烈竞争,还存在着仿制药多,创新药少;产业生态有待完善,质量有待提高等制约生物医药发展的问题。他建议:大力推进AI在生物医药产业的融合;通过创建生物医疗新产品使用场景,比如开放医疗机构对于创新药、创新器械的自主定价权,引入商业保险等方式,为新产品快速进入市场打通道通,让医疗机构、消费者敢用、愿意用创新药、创新器械。
此外,他还表示,鼓励、加强与国际生物医药创新企业的合作,国际上有许多具有领先技术成果的初创公司,通过合作开发,收购等多种方式,将这些公司的研究成果引进来,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加快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科技赋能中医药现代化
高锦民,经济界别,市政协委员,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高锦民表示,我国现有中医药管理法规和药食同源产品目录严重制约着滋补养生产业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中医各家经验积累大数据的中医AI正在成为新的诊疗方式,广州等地已率先批准设立了中医互联网医院,避免了传统中医师的人为诊疗失误。他认为,科技赋能中医药现代化,消灭亚健康将是未来极有前景的新质生产力。
他建议,深圳应大力扶持互联网中医院,让中医AI在防病治病领域造福民众,并大胆探索扩大药食同源中药材目录清单,扶持发展滋补养生产业,重视并支持合成生物类科研成果市场化应用,鼓励生成生物技术与药食同源药材结合,开发具有独特功效的新型功能食品。
探索链接世界科技资源新路径
李鉴墨,科学技术界别,市政协委员,康膝生物医疗(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鉴墨表示,深圳要保持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就必须不断拓展国际合作渠道,链接更多全球优质科技资源。在此背景下,充分发挥国际名校校友资源优势,构建高效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平台,成为破解技术封锁、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路径。
他建议,支持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设立国际名校校友科技社团,并打造全球科技合作平台,构建全球科技信息共享机制。
以完善的政府监护制度守护未来
潘争艳,少数民族界别,市政协委员,市民政局儿童福利处二级调研员
潘争艳表示,要将完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作为一项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建设,通过完善政府监护制度,建立儿童保护的三级预防体系,以守护未来。
她建议,加强基层儿童保护机制和监护监督机制建设,社区、学校等基层组织是侵害儿童权益个案的“吹哨人”,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发现存在儿童保护议题,能迅速采取有效的儿童保护行动。
通过普惠的儿童福利,使广大儿童能在良好的家庭监护下身心健康成长,积极构建有为的儿童福利制度以守护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持续深化深港“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
简慧敏,特邀香港界别,市政协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
深港作为兄弟城市,要主动协同发挥核心引擎功能,进一步深化紧密务实合作,力争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再创辉煌。简慧敏表示,在通关模式方面,借鉴深圳湾口岸“刷脸”通关经验,着力研究河套“一区两园”白名单制度,实现园区内科研人员自由进出“无感通关”。同时,加快推动新皇岗口岸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模式,在日后新建或重建的深港口岸探索更加便捷更有愉悦感的通关模式。
此外,她还提到,要在资本市场、药监制度、涉外法治、协同发展等方面加快机制对接的“软联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她提出要促进深港交流的“心联通”。香港金管局正在推动香港转数快与内地跨境快速支付系统(IBPS)联网,便利港人北上跨境支付。深圳可率先利用该项政策,提供更利民便企的跨境金融服务。
用科学证据赋能,打造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
徐期林,特邀本市界别,市政协委员,广东南天司法鉴定所副所长
深圳正积极建设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与国际顶级艺术品交易中心相比,目前存在交易市场透明度不足,信任体系缺失、鉴定体系不完善等不足。
他认为,要真正提升深圳在艺术品交易中的国际竞争力,让市场更透明、更可信、更规范则显得尤为重要。他建议深圳针对艺术品交易涉及的前沿鉴定技术、鉴定标准体系等设立专项研究资金,积极探索各类无损光谱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艺术品交易中的应用;依托深圳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优势,整合拍卖数据、艺术家指数、市场热度等信息,开发AI估值模型。利用区块链技术和线上线下交易平台,打造交易来源合法、鉴定数据准确、产权清晰、税务透明的艺术品溯源数据库,让深圳成为全球艺术品交易“数字交通枢纽”。
采写:南都记者黄璐 吴灵珊 陈荣梅
拍摄:南都记者霍健斌 许松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