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起势40年,东莞长安如何撬动“千亿”力量?
拼经济、抓产业,用硬实力担负好经济挑大梁重任。2025新春开年,东莞吹响高质量发展“冲锋号”。
长安晋级全国第六个、全省第三个“千亿镇”,松山湖正式迈进“千亿园区”俱乐部,南城向“千亿镇街”的目标奋进,龙头镇街(园区)扛起了东莞高质量发展大旗。
2025年东莞两会即将来临,南方都市报聚焦东莞“镇域经济”,推出《千亿镇启示录》策划报道,通过高质量发展深调研,呈现东莞“你追我赶、万马奔腾”的镇域发展新格局。
近日,东莞长安正式晋级国内第六个、全省第三个“千亿镇”。作为全球智能手机生产重镇,这里平均每分钟就有195部智能手机出产,每天有38个高价值发明专利诞生。国内“三大手机”,东莞长安独占2家。
得益于全球电子产业版图的重组和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契机,这里孕育出了如OPPO、vivo的全球手机TOP5厂商,以及小天才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还有上千家上下游企业,共同打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
坚持工业立镇,大力发展制造业,产业起势40年,长安每一步都踏在了时代的节拍上,靠着稳扎稳打撬动“千亿”力量。前有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电子信息、机械五金模具两大特色产业集群的工业积累,如今长安形成了“2+3”产业集群——千亿级的电子信息产业、五百亿级的五金模具产业两大特色产业;智能视觉、新能源汽车配套、电子大健康三个百亿级的新兴产业,加速构筑“星月同辉”的产业新格局,助力打造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安样板”。
东莞如何培育出更多“千亿镇”?长安所形成的产业经验或许可以给其他镇街(园区)带去参考。东莞“千亿镇群”的产业发展范式,从长安开始。
长安镇航拍。图源长安融媒
步步走高
“智能机地”如何炼成?
目前,全国仅有6个“千亿镇”,除了刚刚晋级的长安镇,还有佛山的狮山镇、北滘镇,苏州的玉山镇、杨舍镇,以及遵义的茅台镇。可以说,“千亿”已是目前镇域经济发展的“天花板”。
从“百亿”到“千亿”,长安镇有何发展密码?关键是背后的产业支撑。长安作为全球知名的电子信息和智能手机生产基地,除了拥有两千亿级规模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五百亿级规模的机械五金模具产业集群,还新培育了机器视觉、新能源汽车配套、电子大健康三个近百亿级规模的产业集群。
vivo生产基地航拍。图源长安融媒
在长安首屈一指的是电子信息产业。走在街头,街面店铺、路边灯柱广告上的“手机元素”随处可见。进入社区的欢迎牌上,“OPPO”的品牌名率先映入眼帘,“步步高大道”也成为地标式的道路名。
以手机起家的“千亿镇”,产业基础早在40年前就开始打下。1985年,东莞直接从县升格为地级市,并实行“市直管镇”的两级体制。这一体制缩短了政策措施落地实施的时间,极大地提升了东莞经济发展的效率。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里,东莞以年均18%的经济增速领先全国,其中“市直管镇”体制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也造就了东莞强镇众多的局面,每个镇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长安镇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改革开放之前,它只是南海之滨一个籍籍无名的小镇,但优越的地理位置预示着它的不平凡——东邻深圳经济特区,南临珠江口,是广州、东莞与深圳交通往来的重要门户。
1995年,这座默默无闻的小镇迎来了转折点。全球手机行业的龙头企业诺基亚在东莞建立了手机生产基地,随后三星视界等手机相关企业也纷纷落户,东莞的手机产业链条初具规模。彼时全球电子产业格局迎来重大调整,中国对外开放也步入新阶段。在这一时期,长安镇抓住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契机,主动将自身融入到全球产业链之中,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同年,从中山小霸王公司离职的段永平受邀来到长安乌沙社区,被当地干部的热情和成熟的产业配套所吸引,于是扎根此地创办了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步步高从租用3000平方米的厂房起步,生产过电话、VCD、DVD、电视机、复读机等产品,并逐步裂变出OPPO、vivo、小天才等国内电子信息行业的领军企业。
借助这一契机,当其他镇域还在加工贸易领域探索时,长安已敏锐地捕捉到电子信息产业的崛起之势,迅速从昔日的农业小镇蜕变成为工业领域的佼佼者。以手机品牌OPPO、vivo及儿童手表品牌小天才为主的“步步高系”在这里扎根成长,带动了长安镇最初的工业基础积累。
小天才总部与正在建设的OPPO长安研发中心比邻而居。
2011年底,OPPO和vivo正式进军智能手机产业。长安镇为此专门成立了智能手机产业服务领导小组,帮助OPPO、vivo以及产业上下游企业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近年来,长安镇经过统筹协调,已为整个智能手机行业提供了3000多亩用地,用于建设生产基地、研发总部、学校、培训中心等设施。
如今,长安的两家龙头企业——OPPO、vivo产值双双过千亿。在市场和政府的协同下,长安镇打开智能手机产业发展的广阔天地。目前,长安全镇智能手机上下游配套企业超过1000家,其中,规上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50家、规上电子信息企业超过160家,带动了华茂、捷荣、龙光等一大批配套企业成长,智能手机生产、销售、维修等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
OPPO长安研发中心。图源长安融媒
2023年,长安规上电子信息产值2166亿元。长安镇也被外界冠上了“珠三角产业重镇”“东莞第一强镇”“手机之乡”等诸多标签。标签的背后,升级仍在持续。“手机之城”的坊间有句话:“骑辆电动车在长安逛一小时,你就能买到制造一款手机所需的全部物料。”
长安德政中路旁的OPPO长安研发中心在这里拔节生长,塔楼间以“圆形”设计元素巧妙相连,既和谐共生又层次分明,一座现代化的产业园呼之欲出。莲湖路的vivo全球总部项目也正拔地而起,预计今年9月建设完成。未来,这些地方将不断输出最前沿的智能手机及周边产品,引领长安镇电子信息产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成为大湾区产业升级的物理坐标。
位于长安莲湖路的vivo全球总部项目正在建设。
从“步步高”开始步步走高,长安以OPPO、vivo智能手机巨头为代表,抢夺全球价值链高端的智造体系崭露头角,这里已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2024年是AI手机元年,此前OPPO、vivo已经发布了AI手机,接下来长安还将抓住人工智能的新风口,鼓励企业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智能手机和AI融合发展,努力打造高水平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举步生风
“模具硅谷”何以出众?
得益于电子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及其强大的溢出效应,长安的五金模具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模具是工业之母,在制造业的应用非常广泛。从吸引“三来一补”外资企业投资做模具配套起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东莞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五金模具生产销售集散基地,拥有扎实的产业基础、完善的专业市场和齐全的产品配套。
但长安的模具产业之路不止于此。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广东省政府原参事陈鸿宇分析称,长安不满足于给深圳、香港的产业链当“配角”,而是自觉规划、自主构筑、自我完善自身的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机械模具业在长安的发展就是一个范例。
“世界模具看中国,中国模具看长安”。长安先后被评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重镇、中国机械五金模具名镇、国家汇集计划模具产业基地和全国五金模具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现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机械五金模具生产销售集散基地,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机械五金模具行业中享有盛名。
数据显示,长安全镇五金模具生产企业超1600家,个体工商户近1万户,拥有5个五金模具专业市场,总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年交易额超过160亿元。2023年,全镇规上机械五金模具产值422.6亿元,同比增长9.3%。2024年上半年,规上机械五金模具业产值163.3亿元,同比增长11.6%。
长安现拥有捷荣、祥鑫、胜蓝、钱大、其利等五金模具龙头企业,其中捷荣、祥鑫、胜蓝是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祥鑫、其利是东莞市最大的汽车模具和模胚生产企业。诸如祥鑫科技等众多东莞上市企业,已纷纷涉足新能源领域开辟“第二增长曲线”,进入了汽车精密高端商品模具和汽车部件市场,以期在新的市场蓝海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祥鑫科技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陈振海介绍称,近年来祥鑫科技主动调整产品结构,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夯实模具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深耕汽车结构件系统集成核心产品,进军拓展光伏逆变器、储能产品垂直整合,在新能源赛道上越走越稳。当下的祥鑫科技已跃升成为国内外新能源龙头企业,目前正在东莞麻涌和广州番禺的生产基地继续扩大产能,吸纳高端人才、提升技术力量,力争实现产值稳步增长。
可以看到,作为制造业重镇,东莞凭借其深厚的五金模具行业基础,在融合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动力电池及储能等新兴产业时,展现出强大的协同效应。
长安镇经发局相关负责人曾向媒体介绍称,仅东莞长安镇就有300多家五金模具制造企业的业务已从电子信息领域拓展到新能源领域。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如今长安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电池包生产配套产业链,模具产品占整个新能源电池包的价值20%左右,大部分电池包零配件都可以在东莞长安找到配套产品和工艺提供商。
联冠先进制造中心效果图,将打造成为五金模具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的集聚地。图源欢乐长安
平台方面,长安镇和东莞市质检中心合作,总共投资近1亿元建成国家模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华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五金模具产品检验中心。推动V1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致力于聚合全球模具产业链企业在平台实现信息展示、品牌推广、展会支持、模具研发设计、专业人才共享、整合采购、平台化交易、供应链、金融和全球售后服务,搭建智能化生态服务平台。
2024年3月,东莞市工信局发布《东莞市加快推动模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支持企业引进和培育、产品研发和创新、产业链发展、产业集聚生态和人才引进培养等五大方面,加快推动东莞五金模具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模具重镇”长安借势再出发——未来持续培育五金模具的“链主”企业,重点提升模具设计、检测等生产服务环节,支持模具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继续办好每年一届的“长展会”,推动五金模具产业向大型化、超精密的方向发展。引导优质配套企业进入特色产业供应链,加快推动五金模具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打造模具产业“硅谷”。
优势产业生机勃勃。至此,长安已不仅是地理概念上的“镇”,更是一个攀登全球价值链的微观镜像。
行稳致远
产业生态“多元重构”
长安的主导产业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近年来,在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及内需外需双重压力下,东莞的工业产值占GDP比重稳居全省之首,外贸依存度亦在全国名列前茅,因此受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更为显著且直接。长安的经济支柱——电子信息产业,特别是以手机为代表的电子设备领域,正遭遇需求放缓的困境。
随着消费类电子产业步入周期性调整阶段,而新兴产业的成长尚未达到支柱产业的规模,长安镇乃至整个东莞市,鉴于其制造业和外贸占比极高,所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
为此,东莞通过一系列调整,全力扭转外贸局势。据东莞统计局数据,2024年,东莞第二产业增加值6800.80亿元,同比增长6.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作为当家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8%。
这个关口,东莞淡定地“闯”了下来。但长安如何让这份来之不易的回暖势头持续下去?走得更远,则需要培育新兴产业形成支柱,以多元化产业道路创造新动能,加固产业“护城河”。
vivo全球总部项目效果图。
长安对“2+3”产业集群的发力,有目共睹。陈鸿宇表示,“在东莞众多镇街当中,长安的最大优势在于清醒地认识自己,顺应市场,顺应大势。”他还称,长安以前是按照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现在是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来选择自己的整个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不是一味追求大项目、大平台、新产业。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驶入高速发展的轨道。面对这一发展机遇,长安虽没有整车生产企业,但是有不少配套企业——凭借其在智能移动终端、电池制造及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显著优势,积极融入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之中,与既有产业基础实现协同效应。
比如在新能源锂电池极片冲切领域,来自长安的日信高科通过自主研发新型模具与引入国际顶尖设备,为海内外下游锂电池厂商提供一流的高精密冲切模具、高精密切刀产品及多种解决方案,一举拿下比亚迪、LG化学(南京)、欣旺达、中创新航等多家新能源大客户。
据介绍,在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上,长安汇聚了以祥鑫、硅翔等为代表的7家企业。2023年新能源配套产值87.5亿元,同比增长1.7%。
硅翔生产车间一角。图源欢乐长安
智能视觉产业则是从电子信息产业延伸发展起来的另一个新兴产业,成为长安的产业新支柱之一。数据显示,2022年长安智能视觉产业产值达82.4亿元,同比增长5.2%。当前,长安现有智能视觉规上企业22家,拥有宇瞳光学、胜蓝科技、奥普特等一批上市企业,以及光志光电、蓝光智能、瑞谷光网、三姆森等一大批后备上市和重点骨干企业,涵盖了机器视觉、光学、光电应用等行业细分类型。
OPT总部机器视觉产业园。图源奥普特
东莞城巿学院大学与城市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东莞市社科联兼职副主席孙霄汉认为,长安注重产业的更新迭代,积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这种前瞻性的产业布局,也使得长安镇在全球经济波动中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接下来长安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把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并通过龙头企业进一步去带动下游企业创新发展。”孙霄汉还称,如果长安镇近千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够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未来发展前景将不可估量。
长安已经出手。长安镇方面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把创新落实到产业方面,充分发挥头部企业的“链主”优势,进一步激活“链主”企业的带动效应,通过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的科技创新,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的良好生态。同时,积极引导创新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当地高新企业数量突破90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超过600家。
未来感十足。
从“百亿”到“千亿”,长安镇用了20年时间。镇域强,更能挑大梁。长安的发展密码在于精准定位产业链关键环节,构建"龙头企业+创新平台+配套体系"的产业生态。
如今“千亿镇”更要用“挑大梁”的精气神,对产业体系上进行“多元重构”,折射出中国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独特路径。
除了正在发力的三大新兴产业,长安还着眼于一众更新、更强的未来产业赛道。“新一代通信技术、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技术这些新赛道符合长安的实际,我们计划提前谋划未来产业的发展,争取抓住新赛道、新风口,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长安镇方面表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长安将立足“湾区智能制造中心、创新人才高地、产城融合典范、和谐善治标杆和生态魅力之城”的目标愿景,激活“人才”和“创新”两大引擎,推动长安产业体系在新征程上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统筹:南都记者 梁锦弟 莫晓东
采写:南都记者 曾奕静
摄影:南都记者 刘媚 莫晓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