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也能变“画家”!南都带中小学生解锁AI创作密码
南都讯 “刚刚过去的寒假你用AI赶作业了吗?”“你觉得有什么帮助?”……为了让中小学生深入了解AI的魅力,2月22日,由南方都市报社、N视频联合主办的“AI创想·智启未来”人工智能主题研学活动在IMC越秀南方智媒大厦举行。
本次活动将聚焦“AI生成创作”主题,由专业导师带领中小学生亲身体验AI如何赋能创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将电子工具和互联网转化为学习和创作的“智慧助手”,在学习生活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
解锁AI绘图魔法
学会用“提示词”与AI沟通,实现创意无限
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AI正逐渐成为艺术创作等领域的重要工具。南方都市报社融媒编辑部编辑董晓妍以《解锁AI绘图魔法》为题,带领同学们开启了这场智能探索之旅。杜丽娘与罗密欧同框,机械猫与达芬奇一起设计飞行器,李白在埃菲尔铁塔下舞剑……董晓妍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一些AI创作的图片,这些图片看似抽象,但却展示了AI如何帮助人们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创意的无限可能。
活动上,董晓妍老师以“敖丙”这一角色为例,详细展示了在AI绘图工具中如何从输入提示词到生成图像的全过程。除了艺术创作,AI在新闻制图中同样表现出色,这不仅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而且能生成更具创意的图像。
那怎样才能让AI画出自己想要的图?董晓妍老师分享了一些与AI对话时的技巧,使用这些AI工具绘图时,需要明确主题、质感、风格、空间、颜色和光线等要素,以使AI能够准确理解创作意图。“提示词应尽量具象、实在,AI主要依赖数据和模型识别,因此提示词的简洁性和具体性至关重要。而且,AI在处理大量信息时可能无法完全理解人类的意图。因此,她建议在提示词中明确重点,避免使用模糊或抽象的词汇。”
AI到底能为我们做什么?
丰富案例展示AI技术广泛应用前景
AI技术无疑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AI到底能为我们做什么?南方都市报社湾区视频新闻部传播策划李豪以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为例,讲解了AI在内容创作、教育学习等方面的应用,还通过具体案例片段,展示了AI技术在图像和视频创作上的惊人成果,简单的几行描述,AI就能生成出视频,每一帧都栩栩如生,这种技术的进步不仅令人惊叹,更让同学们看到了AI技术在未来社会的广泛应用前景。
在享受AI技术带来的便利和进步的同时,人们也不得不面对AI技术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和思考。李豪老师指出,AI技术的发展对于许多传统行业都产生冲击,例如AI技术已经能够替代主播、歌手等基础职业,街道上,无人驾驶的派送车和网约车也越来越普遍。“这些变化都在提醒我们,AI技术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我们必须做好应对准备。”
李豪老师告诉同学们,我们要认识到AI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局限性和不足。因此,在面对AI技术时,我们要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不要盲目跟风或过度依赖。其次,要积极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我们才能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
短短两小时全是干货
同学们收获满满,开拓视野,也激发了新思考
短短两小时,全是干货,让同学们大开眼界,纷纷表示收获满满。天河区华康小学六年级学生黄天智印象最深刻的是导师展示一些由AI制作的电影,他觉得这些电影真的很震撼。他在这节课上,他了解到随着AI技术的发展,AI可以在生活中为人们提供多方面的帮助,“比方说可以代替辅导老师教我们写作业。”
“这次研学给我带来很深刻的思考,所以我觉得这些课堂很有意义。”来自广州市海珠区六中珠江中学的八年级学生刘馨予告诉南都记者,在这次研学中,她了解到AI技术的发展,但同时她也在思考:随着AI技术的更新发展,部分行业可能被人工智能或机器人代替,人们该怎么应对。
研学导师、南方都市报社融媒编辑部编辑董晓妍说,课堂上,同学们的整体互动超出她预期,能感受到同学们对使用AI进行创作的知识需求。AI领域的技能掌握是未来人才培养的必备技能,让孩子们较早接触到这个知识领域,掌握更多技能,对未来的成长大有裨益。未来,南方报业AIGC创作培训基地也会给大家带来更多AI技术相关的培训课程。
项目统筹:尹来 陈实 李冠祺 陈成效 关健明
项目执行:邹思曼 杨舒婷 邓佳榕 叶可可 实习生 梁雨
视觉设计:张博
采写:南都记者 叶斯茗
摄影/视频:南都记者 冯宙锋 任磊斌 伊凯文 实习生 谢和洋 陈诗缘
特别鸣谢:董晓妍 李豪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