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经典作品面对面!郭初阳新编《原汁原味的语文书》
近日,语文界名师郭初阳编选的新书《原汁原味的语文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本书针对覆盖全国的十二册小学语文书中内容删改较大的篇目,如屠格涅夫《麻雀》、安徒生《海的女儿》、萧红《火烧云》、冯骥才《珍珠鸟》等,提供未经改动的名家名作原貌。有了这本书,教师备课可以轻松一些,因为这是一个小小的资料库;好学的孩子,就能与经典作品面对面,浸润其中,独立思考;此外,对于注重教育的家长来说,这是第十三本语文书,让人回到落花无言的童年。
让孩子看到原作中另一番天地
众所周知,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都进行过删减,这出于教材主编和编写人员的多重考虑。但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在课堂里读了,上过了课,以为就是如此这般。殊不知,原作中还有另一番天地。比如《灰雀》中消失的灰雀是陷入了套索里,小男孩伊戈尔卡·伊萨耶夫逮住了它,关进笼子后将它挂在小屋里;《海的女儿》中,小人鱼的故事并没有停止在身躯融化成为泡沫,而是海的女儿成了天空的女儿,她可以用三百年的善行换取不灭的灵魂,就这样重新实现了永生的心愿;《巨人的花园》原篇名为《自私的巨人》,课本中的结尾与原作结尾大为不同。除了情节的变化,还有文体的变化以及语言表达的改动。诸如此类,在孩子们最迫切求知的黄金岁月里,他们无缘一睹名作的真容,错失了高古劲健、绮丽纤秾,实在可惜。
美学家朱光潜曾有一段精辟的论说:“语言文字是流通到光滑污滥的货币,可是每个字在每一个地位有它的特殊价值,丝毫增损不得,丝毫搬动不得。许多人在这上面苟且敷衍,得过且过;对于语言文字有敏感的人便觉得这是一种罪过,发生嫌憎。只有这种人才能有所谓‘艺术上的良心’,也只有这种人才能真正创造文学,欣赏文学。”以朱光潜先生的观点,文章中一字一词均有其独特的价值,不应随意增减,而源于经典的小学教材是喂养孩子的文学初乳,其营养无可替代,更不能缺乏。本书编者郭初阳多年深入研究语文教材,核对原著遴选可信版本,汇总为一册,为孩子、教师和家长提供原汁原味的经典读本。
教材如食材,要优质有营养
从进入中学教育领域算起,郭初阳已经是位从业二十九年的知名优秀教师;如果从2007年他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业内朋友们调研小学语文教材算起,他对小学语文教材的持续研究已经十八年。从提倡“自由阅读”“原汁原味的阅读”到推出《原汁原味的语文书》,郭初阳在现行学校教育与理想的语文教育,孩子、家长与教师的复杂关系中找到了某种有效连接和平衡,那就是在叶圣陶先生那句广为流传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后,需要加上后半句“选文必须来自经典”。这是郭初阳一直强调的,教材如食材,要新鲜、优质、有营养,更要原汁原味。
语文界名师郭初阳。
关于“原汁原味”,郭初阳撰文详细说明,一篇佳作就如一幅精妙的拼图,或大或小的每一块构件都有其存在的意义,缺一块就是全体的损失。所以本书原汁原味的保障,是提供名家名作的原件、足本、全貌。读过足本原作,看过原貌,孩子们便了解了情节始终,享受了完整的阅读过程,在文字表达的细微之处体验语言的精妙唯美,也便在全景阅读中增强了理解力,打开了阅读的大门。
本书作为小学语文教材的补充读本——第十三本语文书,以新课标强调的“内容的典范性,精选文质兼美的作品”为标准,在孩子们“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基础上,提升他们的阅读审美鉴赏力。当一个孩子体会到语言文字的表达之美,当他爱上阅读,他也就掌握了语言,最终会形成自己的风格和丰富的人生。
打开“原汁原味”的N种方法
为将“原汁原味”推行到底,郭初阳老师在本书序言中贴心地进行说明,为孩子、教师和热爱文学的家长提供了使用本书的多种方法。
对于孩子而言,这本书是一幅文学地图,可以触类旁通地培养他们的检索能力,按照书本注释寻找原著,由这一本书牵引出许多本书的美好阅读;对于教师而言,本书是一个便携式工具箱,可以得心应手地用在课堂,根据教学需求,以同步比较法、反转法、支架法、替换法等创新课堂教学;对于家长而言,本书提供了许多个话题,在运动闲暇或晚餐时分,可以作为家庭交流的内容,也可以就此加深对孩子的了解。
此外,《原汁原味的语文书》配有“原汁原味的语文课”,音频课程分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分别由全国知名语文教师王崧舟、蒋军晶、郭初阳进行精彩讲授,书与课立体交叉,彼此呼应,点燃热情、启迪智慧,既为孩子们带来丰富、有趣、非同凡响的语文课,也为青年教师提供精彩的教学示范。
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