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关注 “设计之都”应该有什么样的形象标识及城市IP?
南都讯 记者黄璐 2月24日上午8时,深圳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在深圳会堂开幕。近500名深圳市政协委员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建言献策、积极履职。
开幕大会上,在大会发言环节,特别邀请人士、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会长封昌红表示,深圳设计虽成绩斐然,但在产业变革当下,仍需以“新”为起点,以“质”为路径,内外兼修、双向发力。
封昌红发言中表示,深圳自2008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设计之都”称号以来,设计深度融入塑造城市的产业格局、时尚消费潮流、文化发展与民众生活等多个维度,目前深圳拥有31000家设计企业和机构,其中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室内设计、时尚设计等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15 万名工业设计师每年创造百亿产值,带动附加值超万亿,连续13年获得德国红点、iF设计大奖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首批工业设计示范城市,助力深圳成为“中国工业第一城”。
然而在产业变革的当下,深圳设计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深圳在人工智能设计研发应用上与欧美有差距,部分企业转型意愿不强;人才结构需优化,高端与应用型人才储备不足;企业原创能力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头部机构话语权待提升;设计与产业融合不够,存在“信息孤岛”等。
封昌红提出,以“新”为起点,以“质”为路径,一是筑生态,实施人工智能设计“五个一工程”。构建人工智能设计“一平台、一基地、一大赛、一工坊、一基金”体系,探索多模态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万品,打造国际一流的人工智能设计高地。二是添活力,构建国际设计人才蓄水池,与国际知名设计院校、大师工作室建立合作,联合世界设计组织举办国际设计师交流活动,建立国际设计人才数据库。三是增动力,加大对“链主”的培育。发挥前海和河套的国家平台优势,凝聚湾区创意设计资源,鼓励设计龙头企业开展趋势研究并参与城市设计、产业设计、生态设计,推动深圳设计出圈出海,增加全球市场“含深度”。四是强筋骨,设计赋能千行百业万品构筑“新优势”。与“20+8”产业集群深度融合,让工业设计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深圳特色。
此外,封昌红还建议,加快设计具有国际范儿的深圳形象标识(LOG0)及城市IP,提高城市营销辨识度。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岭南文化元素与现代时尚、先进制造巧妙结合,将设计美学与媒体传播融合,以文化赋能产品创新,为新时代深圳故事、深圳文化、深圳精神的传播赋能,让“深圳设计”成为城市营销名片,让世界看见深圳、体验深圳、爱上深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