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内容

被AI假新闻收割眼泪?专家:提升公众AI素养是长期解决方案

七夏16小时前新闻资讯30



2024年国内50个AI相关风险舆情案例类型 

*数据来源:根据2024年搜索热度较高的50个国内AI风险相关舆情案例统计(统计日期截至12月20日)


2024年国内50个AI相关风险舆情案例风险分布

一个头戴彩色毛线帽的小孩被压在废墟下,周围是散落的瓦砾和碎石。稚嫩的脸上覆满了尘土,黑亮的眼睛向上望着,仿佛在寻找希望。

2025年初,西藏日喀则地震发生后,这张图片牵动了无数网友的心。相关视频、图文被大量转发,下方许多条留言都在关心这个孩子是否平安获救。直至1月8日,词条“地震废墟中戴帽小孩图片是AI生成”冲上微博热搜,不少人才发现,自己被假新闻收割了眼泪。

据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24年搜索热度较高的50个国内AI风险相关舆情案例中,超1/5与AI造谣有关。专家认为,治理AI谣言,提高公众AI素养是关键。

  AI“批量化”造谣

  AI生成虚假新闻广泛传播,甚至有人以此牟利

其实早在2024年11月,这张全网热传的被压在废墟下的儿童图片已出现在社交媒体上,其创作者当时注明该图是由AI生成。

地震发生后,这张图被大量自媒体转发,但图片系AI生成的附注却消失不见,还带上了日喀则地震相关词条,以及“祈祷震区朋友们平安无事”等文案。这种拼接让观众误以为图片是来自灾区的影像。发布账号通过赚取观众同情,获得流量。

如果说,这种AI造谣手段是将AI生成图片素材与地震信息肆意拼贴以误导观众,另一种AI造谣方式,则是直接利用AI“无中生有”,由AI根据已有素材或者相关提示词,直接生成文本、图片及视频等虚假新闻内容。

同样在今年1月,美国加州山火肆虐。1月12日,国内社交媒体上开始流传山火已蔓延到好莱坞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视频中,洛杉矶市郊山顶已经被大火吞噬,著名地标“好莱坞”(HOLLYWOOD)广告牌矗立在一片火海中。许多网友信以为真。

事实上,据法新社驻洛杉矶记者现场确认,“好莱坞”未见损毁;全球火情监测系统FIRMS的地图上,也未显示该地附近有火情发生。“好莱坞”燃烧的视频和图片,其实是由AI生成的,最早出现在国外“X”平台上,然后被国内自媒体搬运,在社交平台上广泛转载传播。

利用AI技术造谣日趋频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通过爬取分析2024年百度新闻中搜索热度较高的国内AI风险事件相关报道,统计出50个AI相关应用舆情案例,发现其中超1/5与AI造谣有关。2024年7月,四川警方通报了10起AI造谣典型案例,其中包括用AI生成“云南山体滑坡致8人遇难”的虚假新闻、伪造“喜德县地震”灾情图片,以及编造“巴中警民对峙”事件等。这些肉眼难辨的AI假新闻常见于备受关注的议题,很容易挑起观众情绪。

用AI“批量化”生产谣言,甚至已成为一种牟利手段。2024年4月,公安部通报了一起MCN机构利用AI造谣的案例,江西男子王某江经营5家MCN机构,运营自媒体账号842个,组织团队利用AI工具批量生成虚假消息,单日产量高达4000至7000篇,其中一条最高收入可达700元,日均收入超过1万元。

当下,AI工具的普及大幅降低了造谣成本,仅需输入简单的关键词,AI软件便可通过网络抓取相关素材,自动生成包含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要素的文本或视频,呈现出看似真实的“新闻”内容。可以说,AI技术的应用,给网络信息生态带来了新的治理难题。

  AI造谣治理

  标识和提示AI生成内容

  已有团队开发“用AI检测AI生成内容”

从内容生产层面来看,AI技术大大降低了谣言的编造门槛。“有图有真相”根本难不倒它,不仅图片,借助AI工具,编造音视频内容也能信手拈来。AI生产出的逼真影像,第一时间冲击观众的感官系统,情感驱动人们对内容做出直接反应,从而忘记了冷静思考,助力谣言传播。

此外,社交媒体上存在大量的“社交机器人”,能够快速、大规模地发布和转发内容,迅速放大虚假信息的传播范围和速度,还可以通过大量发布特定观点或情感化内容,影响公众对事件的看法,甚至改变舆论走向。以往社交机器人往往比较粗浅和简单,较容易与真人区分,但当它们接入AI大模型后,社交机器人生产的信息将越来越像人类创作的内容,转发、评论等互动表现也与真实用户几近一致,变得难以辨别。

目前,针对AI造谣已有一些应对措施。国家已制定了一系列明确的法律法规,对AI造谣行为进行规制和监管,例如《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等,均对深度合成技术生产的内容提出了监管要求,包括不得用于制作、发布、传播虚假新闻信息,制作、发布、传播非真实音视频信息应当以显著方式标识。2024年9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全国网安标委同时发布了配套的《网络安全技术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拟规定在技术层面对AI生成内容进行标识。

平台层面,一些社交媒体平台加强内容审核机制,对AI生成内容进行标识和提示。如小红书启动了AIGC治理体系建设,对识别为疑似AI生成的内容进行显著标识;抖音陆续发布了《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平台规范暨行业倡议》《AI生成虚拟人物治理公告》等一系列公告,并持续对多种AIGC造假内容进行严厉打击。

此外,还可“用魔法打败魔法”,即用AI检测AI生成内容。国内已有多个团队正在投入开发AI生成内容检测技术,例如腾讯混元安全团队朱雀实验室研发了一款AI生成图片检测系统,通过AI模型来捕捉真实图片与AI生图之间各类特征的差异,包括图片的纹理、语义及隐形特征等进行区分,腾讯称最终测试检出率达95%以上。

在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长聘副教授贾开看来,虽然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治理AI合成虚假新闻的问题,但这只是短期的解决方案。长期来看,仍需要提高人的素质和AI伦理意识。

从地震被压儿童和好莱坞大火两个案例来看,AI生成内容并非没有破绽。废墟掩埋的儿童长有6根手指;好莱坞标志牌上有的多了一个字母“L”,有的则多了字母“O”,这些明显的错漏均符合AI生成内容的显著特征,但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有的好莱坞燃烧图片下角还带有“Grok AI”的水印,表明其由马斯克旗下公司XAI开发的人工智能工具生成,也被不少观众忽略。

一直以来,提高媒介素养与信息辨别能力都是网络生态治理的关键,进入AI时代亦是如此。正如贾开所言:“我们不能仅仅依赖技术或制度手段来应对AI生成虚假信息,人的教育和意识提升才是关键,这是一个更长期的、久久为功的方式。”

专家观点

  公众源头参与是AI治理关键

  制度上应为公众提供参与空间

AI的不当应用,除了会带来虚假信息泛滥,更有违法侵权,引发道德伦理争议等风险。据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不完全统计,在上述50个国内AI舆情案例中,近半数涉及侵权违法行为,常见案例包括利用AI造谣扰乱社会秩序,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深度合成技术被用于诈骗,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未经他人许可使用AI换脸技术,侵犯公民肖像权等。还有24%涉及伦理道德争议,“AI复活”和“AI恋人”是其中的代表性案例。

AI应用带来的风险是复杂且多维的,在贾开看来,主要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是已被广泛讨论的算法治理问题,包括算法黑箱、公平性、劳动替代和虚假信息等。

其次是技术发展本身的问题,特别是AI生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结构性失衡。例如,大模型训练需要大量资源,许多公共机构和普通研究者难以获取,这可能导致技术的集中化和垄断,加剧公共与私营部门之间的不平衡,进而影响AI应用的普惠性,限制其潜力的发挥。

第三个层面则是人的发展问题,AI技术和产品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完善的过程,人们无法预知和完全消除其带来的所有风险。如果人的能力、意识滞后于技术发展,尤其是开发者在智力、安全意识方面滞后,这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而对于AI治理机制,贾开认为,在AI时代,不再会有绝对安全的技术标准。因此,除了制定标准,AI治理机制还必须包括接受者、被影响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换句话说,普通公众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变得尤为重要。但在当下,人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如何提升能力,思维如何跟上技术发展,如何增强AI伦理教育、提升AI治理意识,往往是被AI治理所忽略的重要问题。

普通公众如何参与AI治理?贾开认为,首先需要意识到AI的变革已经开始并将持续发展,应该积极接受并拥抱这种变化。从行为上,公众应当更加积极地参与AI的发展,不仅仅是将AI视为一个技术工具接受,更需要参与到AI技术的演化过程中,同时,制度上也应为公众提供参与的空间。例如大模型开源虽然会有很多的争议和风险,却可以使普通公众也能接触和参与AI的研发。

“在当前时代,公众的参与价值非常高,甚至比技术的进步本身更为重要。参与不仅仅是接受产品,更是从源头上参与,推动技术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声音

我们不能仅仅依赖技术或制度手段来应对AI生成虚假信息,人的教育和意识提升才是关键,这是一个更长期的、久久为功的方式。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长聘副教授贾开

策划:王卫国 邹莹

统筹:张纯 张雨亭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陈袁

数据图:欧阳静

制图:董淑云(DeepSeek、可灵AI)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0538ta.cn/post/91473.html

分享给朋友:

“被AI假新闻收割眼泪?专家:提升公众AI素养是长期解决方案” 的相关文章

自然资源部:建立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与常住人口增加相协调的配置机制

自然资源部:建立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与常住人口增加相协调的配置机制

9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情况。会上,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自然资源副总督察刘国洪表示,将把各类占用耕地统一纳入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建立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与常住人口增加相协调的配...

余华英丈夫拐卖儿童案庭审结束,受害人律师:涉案两起,余华英负责卖,其夫负责拐

余华英丈夫拐卖儿童案庭审结束,受害人律师:涉案两起,余华英负责卖,其夫负责拐

9月19日,“王加文涉嫌脱逃罪、拐卖儿童罪”一案在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9月19日中午,庭审结束后,该案受害人卿素华代理律师、河北十力律师事务所副主任王文广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此次庭审的焦点,是对王加文被指控涉嫌的脱逃罪、拐卖儿童罪进行质证,判...

贵州茅台股价跌回四年前,明星基金经理多数已减仓,但不认可悲观预期

贵州茅台股价跌回四年前,明星基金经理多数已减仓,但不认可悲观预期

红星资本局9月19日消息,尽管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业绩答卷,但随着白酒行业整体需求出现疲软迹象,A股“股王”贵州茅台(600519.SH)的股价仍未有止跌趋势。继9月13日盘中一度跌破1300元整数关口,贵州茅台的股价在中秋节过后再度下跌。9月18日至19...

招商银行再曝“桃色事件”,又有员工被举报婚内出轨、嫖娼

招商银行再曝“桃色事件”,又有员工被举报婚内出轨、嫖娼

继招商银行总部管培生史某某被曝出“桃色”事件后,又有一份网传PDF文件显示,招商银行成都金融中心后台职员陈某婚内出轨。该网传PDF文件共有21页。文件称,陈某系成都招商银行金融中心后台职员,2023年4月至2024年5月期间,陈某婚内出轨,“用婚内财产到按摩...

首次公开亮相!408件(套)南海沉船出水文物将展出

首次公开亮相!408件(套)南海沉船出水文物将展出

“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新闻发布会今天(9月19日)下午在海口举办。本次展览是南海海域深海考古调查的成果专题展,也是国内首展,将于9月27日下午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正式开幕。届时,沉睡在深海1500多米、历经400多年的出水文物...

沿江两岸华灯璀璨!洪峰过后,南宁这些设施重新亮灯

沿江两岸华灯璀璨!洪峰过后,南宁这些设施重新亮灯

随着郁江2024年第1号洪水洪峰在南宁市安全过境,邕江水位持续回落,邕江两岸环境清理整治和景观恢复也在缓慢得到修复。从轮船通航到邕江沿岸部分绿地亮化设施、跨江桥梁重新亮灯,再到清淤、交通、电力、市容的加快恢复,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这座城市的韧性和活力。璀璨灯火...

德国政府否认暂停批准向以色列出口武器

德国政府否认暂停批准向以色列出口武器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 多家媒体以知情人士为消息源报道,因面临法律挑战,德国政府已暂停批准向以色列出口武器。不过,德国政府18日出面否认这一说法。7月2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柏林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讲话。新华社记者李函林摄路透社18日援引德国政府高官的话报道,...

好消息!沪苏湖高铁开始联调联试

好消息!沪苏湖高铁开始联调联试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许文峰罗雯佳记者刘伟娟)现代快报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9月19日8时58分,首趟检测列车从上海虹桥站开出,对沪苏湖高铁进行轨道、接触网和电务设备检测。这标志着沪苏湖高铁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联调联试是在工程完成静态验收后,以...

宗馥莉回应“取消分红、降薪”传言,首提“同行者”

宗馥莉回应“取消分红、降薪”传言,首提“同行者”

顶端新闻记者 金艾琳备受外界关注的娃哈哈已正式迈入2.0阶段,“执剑者”宗馥莉既是一名深耕行业20年的老将,也是一位初掌权柄的新帅。剑锋朝外,她锐意重塑渠道、抢占市场终端;剑刃朝内,她勇于在内部开刀,对沉疴积弊坚决整改、毫不手软。据娃哈哈官方消息,9月18日...

汉服、飞花令……这场晚会让学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汉服、飞花令……这场晚会让学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南都讯 记者伍曼娜 通讯员李琳童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团组织在致新书院活动室举办了一场面向研究生的“共赏‘医’弯明月”中秋晚会。本次活动以多样化的节目和丰富的互动环节,为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温馨而欢乐的中秋之夜,传递了浓厚的节日情怀,更让学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