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国信用卡减少4千万张,连降三年!逾期问题凸显
信用卡存量仍在不断“缩水”。近日,央行发布了《2024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数据显示,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7.27亿张,同比下降5.14%,人均持有银行卡7.04张,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货合一卡0.52张,同比下降3.7%。
数据显示,自2022年第三季度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达到8.07亿张以来,信用卡数量已连续九个季度不断下降。
信用卡一年减少4000万张
南都·湾财社记者制图
央行数据显示,信用卡存量规模已经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具体来看,2020年—2024年,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规模分别为:7.78亿张、8亿张、7.98亿张、7.67亿张、7.27亿张。
从近五年数据看,信用卡存量规模曾在2021年达到高点8亿张,从2022年起持续下滑三年,2024年的7.27亿张较上年同期下降了4000万张,较2022年最高位减少了7300万张。
除存量卡规模方面有所下降外,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货合一卡也已连续下降5年,2020年—2024年,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货合一卡量分别为:0.56张、0.57张、0.56张、0.54张、0.52张。2024年,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数量同比下降3.7%。
近年来,银行对“沉睡卡”的清理行动一直在持续开展。2022年7月,原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对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发卡营销行为、授信管理和风险管控、资金流向、信用卡分期业务规范管理、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规定。
各银行纷纷响应监管信号,积极开展相关活动。自2022年以来,已有40余家银行发布公告,表示将清理睡眠卡,并限制单一持卡人持有超量信用卡。
如,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明确对“沉睡”信用卡进行销户及其他安全管理处置;农业银行、渤海银行则主要通过限制账户部分功能的方式进行管理。此外,还有银行通过优化信用卡经营策略,严格控制单一客户持卡数量,确保长期睡眠卡率符合监管要求。
2023年10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再次强调相关工作,组织开展银行“沉睡账户”提醒提示专项工作,专项工作持续1年,由各银行机构对“沉睡账户”持有人进行提醒和通知。
除了清理“睡眠卡”,信用卡权益调整、联名卡停发在去年也备受关注,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国有大行和股份行纷纷发布公告停发部分联名信用卡。
信用卡授信与应偿信贷余额持续增长,逾期问题凸显
在银行卡授信方面,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期间,我国银行卡授信总额和应偿信贷余额均呈现增长态势,但信用卡逾期问题有所加剧。
南都·湾财社记者制图
在银行卡授信方面,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期间,我国银行卡授信总额和应偿信贷余额均呈现增长态势,但信用卡逾期问题有所加剧。
具体来看,银行卡授信总额从2020年的18.96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2.90万亿元,年均保持稳定增长,2024年同比增长1.04%。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也从2020年的7.91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71万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0.25%。
此外,银行卡卡均授信额度从2020年的2.44万元提升至2024年的3.14万元,单卡授信额度的逐步增加。
然而,信用卡逾期问题愈发凸显。截至2024年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达到1239.64亿元,同比增长26.31%,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43%,较上年末增加0.3个百分点。这一指标自2024年第一季度突破千亿元后,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并创出年度新高。
有业内人士分析,信用卡逾期增长可能与经济不确定性、消费者还款压力增加以及部分银行信用卡业务调整有关。
在信用卡逾期问题加剧的背景下,多家银行也采取了调整措施。如,交通银行在2025年开年以来已陆续关闭5家信用卡分中心,包括福州、贵阳、兰州、南昌和深圳分中心。此外,潍坊银行自2025年1月13日起取消所有信用卡积分调整规则,信用卡开卡激活、绑卡及消费等方式均不再获得积分。
南都湾财社记者曾统计,2024年以来,信用卡不良资产批量转让规模较2023年明显增长。从转让项目数来看,在银登中心发布的2024年不良贷款转让公告中,涉及信用卡透支的转让项目高达80条。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马青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