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人大代表利敏:淡水借区域协同东风,做好现代化商贸区
南都讯 在今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动惠阳区、惠东县、大亚湾开发区临海区域的一体规划、一体保护、一体利用成为重要议题。同时,报告还提出了盘活老建筑、闲置物业,引进新业态,以及发展首店经济、夜间经济等多项措施。惠州市人大代表、惠阳区淡水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利敏在分组讨论时,将这些内容与淡水街道的发展紧密结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惠州市人大代表、惠阳区淡水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利敏。
利敏指出,淡水街道正在思考如何结合定位做好现代化商贸区,而在盘活老建筑方面,淡水街道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淡水墟文化特色街区经过改造升级,已经成为集时尚与传统、惠阳名优特产展示、客家美食、休闲购物于一体的热门景点,春节期间更是人气火爆。此外,淡水街道还整合村民留用地建成了“红桥夜市”疏导点,为流动摊贩提供了合法经营场所,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文明有序的休闲娱乐场所。
淡水墟文化特色街区经过改造升级,成为网红打卡点。
在调研中,利敏发现淡水街道夜间消费活跃,客家老字号品牌众多。然而,她也观察到惠阳淡水酥丸、镇隆荔枝、永湖茨菇、平潭淮山等产业虽然各具特色,但目前的销售渠道、运营模式以及规模发展都比较单一。
针对这些问题,利敏建议结合淡澳组团的发展定位优势,构建区域间优势互补的协同创新机制。她认为,可以通过拓展新兴消费场景及线上销售渠道,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从而推动这些产业的发展。此外,她还建议配套人才培育政策,吸引人才返乡助力产业发展,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生态保护,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利敏希望通过区域间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推动淡水街道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取得更好成效,为惠州市的整体发展贡献力量。
采写:南都记者 黎秀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