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珠海遇上DeepSeek,会碰撞出什么?3名区长回应
南都讯 当珠海遇上DeepSeek,会碰撞出什么?
2月10日召开的珠海市领导班子务虚会有一个特殊安排:集体观看深度求索(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的新闻采访,并结合珠海发展实际和各自分管工作,讲思路、谈认识、说体会、谋落实。
以此为契机,南都重磅推出“培育下一个DeepSeek,珠海准备好了吗?”系列报道,连日来通过案例分析、深度访谈,将这场“头脑风暴”持续推向各行各业,也将公众的注意力从单一技术成果转向更深层的城市发展命题:怎么拥抱AI时代?珠海如何构建产生下一个DeepSeek的环境?如何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厚植创新创业土壤?
报道推进期间,官方持续发力,珠海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金湾区、香洲区等先后宣布已部署接入DeepSeek大模型,以实际行动拥抱AI时代。在珠海两会会场,相关话题亦成为热点,珠海市香洲区、高新区、斗门区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中畅谈了新一年的发展举措。
香洲区: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助推人工智能先行一步
“香洲在做人工智能,而且做得还不错”。20日,珠海香洲区区长张会洋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洲做的不是像DeepSeek这种类型的大模型,更多的是应用层面,大模型的垂类应用已经超过了100个,像无界方舟、金智维等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已经实实在在产生了经济效益。
张会洋称,没有算力,人工智能的发展就缺乏必要的基础,香洲区正在协同市里,甚至争取省里面支持,来给人工智能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他透露,目前已经有一个百亿级投资的项目,“当然还有一些政策要突破,我们努力去做,在算力基础上,我们希望给人工智能企业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让他们的想法能够落地,能够看到实际的效果,能够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
张会洋表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谋划和推出,对于政府和整个社会来讲是互惠双赢,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服务的质量。可以预料的是,未来一定是靠人工智能来推动,希望香洲能够先行一步,能够获得竞争的主动权。
高新区:对标对表杭州“三到”服务,以改革创新攻坚“优服务”
“最近大热的DeepSeek用‘新、智、汇’三个字来描述高新区,讲的是创新基因涌动、智力密度拉满、生态文旅生活在此交汇,这与市委、市政府对高新区的新期待、新要求不谋而合。”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高磊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高新区就是要锚定“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规上工业总产值超800亿元”目标任务,坚持干字当头、走在前列,聚焦开新局、强智造、汇动能、优服务,在新质生产力方面培育更多的热点、燃点、爆点。
上述目标如何实现?高磊从四个方面逐一作了介绍。一是以珠西科学城建设“开新局”。“今年,我们要全面加快珠西科学城建设,推动企业、高校、社区深度融合发展,同时联动北上广深、港澳、珠西等科创资源共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支持‘中国蓝眼’、临近空间实验室、天琴计划二期等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启动后环深珠产业合作区1平方公里先行区建设。”高磊表示,当地将依托高新区高校资源密集的优势,举办港珠澳高校科技成果投资洽谈交易大会,设立港澳(珠海)高校科技创新产业基地。打通“高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让科技创新成为高新区最明显的标签,“今年,我们还要办好欧美同学会‘双创’大赛、第七届留学生节,积极申建‘海归小镇’,把高新区打造成为留学人才湾区‘归’谷”。
二是以产业集群发展“强智造”。高磊介绍,去年高新区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600亿元,今年要再干200亿元(达800亿元)。目前高新区在现有的四个产业集群基础上,要继续壮大产业规模,今年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规模突破150亿元,新能源与智能电网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软信业产业规模突破230亿元。高新区还要主动担当起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使命,大力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深度参与“云上智城”“天空之城”建设,加快建成超4000P智算算力,携手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开放更多的应用场景,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等领域为企业提供更多便利条件;同时还要选取1—2个技术领先型的企业,全方位注入资源和动能,大力培育RISC-V开源产业生态,“在创新型企业的培育方面,我们也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力争年内培育‘小巨人’企业超10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超15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850家”。
三是以千亿项目实施“汇动能”。今年是高新区项目建设年,当地借助专项债的政策优势,谋划了一批投资量大、含金量高、带动力强的重点项目,总投资超2500亿元、计划年内投资超300亿元;在招商引资方面提出“量质齐升、周周落地”的要求,力争年内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8个、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年内新开工项目新增产值超100亿元。
四是以改革创新攻坚“优服务”。今年高新区推进了三项关键性的改革举措,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打造全域数字域先行区、低空经济示范区、城市级微电网破冰区,通过三大改革为企业开放一系列创新应用场景。
“杭州的‘三到’服务对我们的启发和触动非常大,高新区也主动对标对表,提出了‘有事必应、快办速成、感同身受、说到做到’的工作要求。”高磊深有感触地说,“有事必应”强调的是态度,“快办速成”强调的是效率,“感同身受”强调的是方法,“说到做到”强调的是诚信。去年年底,高新区在全市率先推出了“分期兑付、以投代补”的工作措施,回应企业关切,打造企业奖补全额兑付先行区,让企业和人才踏踏实实地扎根高新、发展壮大。
斗门区:多链融合,助更多“创新种子”长成“参天大树”
近期,DeepSeek的横空出世引发关注。2月10日召开的珠海市领导班子务虚会集体观看了深度求索(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的新闻采访。在这一背景下,斗门区在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厚植创新创业土壤方面今年有哪些计划和举措?
“今年,斗门区将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坚定不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互动增进,助力更多‘创新种子’长成‘参天大树’。”斗门区区长王子程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从四个方面作了介绍,并概括为四个“着力”。
一是着力引导现有企业抢占制高点、致胜新赛道。王子程介绍,斗门将加快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引导冠宇电池、方正科技、钧兴机电等企业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机器人等产业赛道,围绕低空飞行器、机器人电池、谐波减速器、AI服务器线路板等重点优势产业,大力推进强链延链补链,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吸引上下游企业在斗门聚集,形成斗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生态。
二是着力打造“湾区创新+斗门智造”产业生态。加强对外合作,积极对接澳门“四新”产业发展,发挥港澳创新要素集聚、斗门产业空间广阔的优势,推动更多琴澳创新成果在斗门转化落地。
“三是着力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王子程表示,将发挥莲洲通用机场优势,启动低空经济产业园核心区建设,为固定翼无人机、无人货运提供测试验证服务,加快构建“低空+测试”“低空+应用”产业体系。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渔光互补项目成本较低的绿色电力,探索推动绿色电力向绿色算力转化,着力引进大模型企业。
四是着力营造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营商环境。“探索设立应用场景创新组织中心,构建场景供需对接综合服务体系,打造全市低空经济、光伏、大数据模型等应用场景创新示范。”王子程说,斗门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以企业为主导、以项目为载体的产学研用融通创新。强化人才政策激励,放宽产业人才引进条件,支持用人主体充分享有人才选用自主权,落实好新来斗就业青年人才住房“一免两减”政策,不断提升人才归属感、获得感。
“培育下一个DeepSeek,珠海准备好了吗?”系列报道
策划:胡怀军
统筹:杨亮
采写:南都记者杨亮 李洁琼 陈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