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来了吗?AI法官!
从今年春节开始,爆火的Deepseek和跳舞机器人忽然之间把AI这个概念推到了极致。
每天打开手机,各种AI技术新应用都层出不穷。
不仅是县委书记要求大家必须会用AI软件更好为人民服务,就连娃娃都加载上了高科技,成为硬控直男畅销市场的爆款产品。
AI已经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时代问题。
但很多朋友都关心一个问题:
AI会不会取代法官,成为心无杂念的审判员?
关于这个问题一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形成统一意见。如果时间往前再推一年,我是坚决反对的,因为我用过的AI实在太辣鸡。
但现在的AI软件成熟到让人不好意思。
所以,我也觉得,现在再讨论把AI应用于法院审理案件的时机成熟了。
顺势而为,毫无疑问是一种智慧。
既然AI如此强大,且各行各业终究无法回避,那么不如就敞开讨论一下,AI智能如何在法院工作中深度应用。
比如,人家郑州中院就把握先机,紧跟形势,开展了培训Deepseek深度应用的专题。
还有人家湛江市司法局,在2月19日就正式启动全市政府部门第一个AI大模型——深度应用鲲鹏矩阵。
这个系统接入了DeepSeek人工智能,在司法行政与前沿技术融合创新的赛道上实现破冰领跑,为司法系统智能化转型提供鲜活样本。
有人发现,AI接入之后不仅能指出文书中的逻辑漏洞,还能像经验丰富的导师般给出改进建议,让案件审理数量和质量都直线上升。
短短一个月时间,各地关于AI应用的“捷报”和“喜讯”纷沓而至,仿佛AI时代已经一夜之间开始繁荣起来。
仿佛,AI法官已经触手可及。
然而,我的直觉告诉我:
越是漂亮的女人,越是不能轻易相信。一切看起来很美好的东西,都应该谨慎可能存在的陷阱。
张无忌他妈,深谙此理。
放眼世界,这样的谨慎和质疑并不是某些人的固执和乖戾。
早在2023年12月31日,美国联邦法院就在其年终报告中严肃谈过这一问题。
从美国人司法裁判的技术应用历史来看,打字机、案件语音系统、个人电脑、法院电子管理系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也都很快融入了美国联邦法院的工作之中。
但现在面临的问题不一样。
用AI直接参与审判,甚至取代法官,目前能看到哪个国家敢放手尝试。
技术可以当助手,但不能当主子。
所以,美国联邦法院的报告书中明确态度:
承认AI带来的司法便利,但必须对AI的司法应用保持警醒。
未来,是否可以让AI机器人坐在高高的椅子上对人类进行审判,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疑惑:
算法推荐的“标准答案”,是否会成为司法裁量的“隐形牢笼”?
这让人想起来那些被困在算法里的骑手。
当AI算法成熟强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法官会不会变成枯坐在审判席上的“骑手”?
当法官的审判越来越依赖AI的“精准建议”时,那么法官的可信性就会不可避免地降低。
最终法官能发挥作为人的自由裁量权也将逐渐失去。
那时候,法官就会被AI机器人代替。
但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的结局。
因为审判活动本身并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活动,包含着人类共同的道德价值。
正如《慎子》所言:
“法者,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
而道德这东西,是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生活在一起的人逐渐磨合探索出来的。
一个机器,就算带着智能的光环,也无法参透其中的奥妙。
说到底,作为人类活动秩序的维护者,法官,不仅要有智慧,也要有情怀和道德。
如果坐在审判席上的法官是一台富于算法的机器,那么,当他看着下面的人类时会不会想:
一堆碳基生物而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