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全国共有在任人民陪审员34.1万余人,几乎涵盖各行业、各领域
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人民陪审员工作情况以及第二批人民陪审员参审典型案例。
▲图据图虫创意
司法部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局副局长李明韵表示,开展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是司法行政机关的法定职责。人民陪审员法实施以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始终坚持依法民主、公开公正、高效协同的原则,与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一道,按照《人民陪审员选任办法》要求,落实选任工作“两个随机抽选”和年龄、文化程度的“一升一降”机制,高效完成了两批次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为人民陪审员制度有效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扩大选任范围,增强人民陪审员的广泛性、代表性。在选任过程中,以“随机抽选”为主,也就是随机抽选人民陪审员候选人、随机抽选确定人民陪审员人选,同时以个人报名为补充,现在,人民陪审员在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业分布等方面范围更广、代表性更强。目前,全国共有在任人民陪审员34.1万余人,比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前扩大了3倍。其中男性约占49%,女性约占51%,高中及以上学历约占93.6%,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约占39%,农民及无固定职业人员约占13%。人民陪审员队伍几乎涵盖了各行业、各领域,很多基层群众、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人民调解员等都出现在人民陪审员队伍中。
第二,优化选任程序,确保公平公正。司法行政机关加强统筹协调,与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等多部门联动,共同发布选任公告,在常住居民中进行随机抽选,接受群众报名,协同开展资格审查,让那些有意愿、有能力的群众加入到人民陪审员队伍中来。
第三,促进社会参与,提升选任公信力。司法行政机关积极宣传人民陪审员制度优势,普及人民陪审员的权利义务,鼓励和号召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在此过程中,全国近4万个司法所也发挥了扎根基层的优势,在开展政策宣传、协助资格审查中做了大量工作。越来越多的地方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群众代表等参与见证随机抽选过程,选任公信力不断提升。
李明韵表示,下一步,司法部将继续发挥好司法行政机关职能作用,做深做实选任工作,让人民陪审员的广泛性和代表性更强,推动司法公正的效果更好。司法部将与相关部门加强配合,推动完善信息共享和工作衔接机制,在法律框架内探索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选任工作方法,健全动态增补机制,配合做好人民陪审员的培训、考核、奖惩工作,不断提高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质效,为做好人民陪审工作提供坚实的队伍保障。
红星新闻记者 祁彪
编辑 包程立 责编 李彬彬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