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源头治理”,增加基础设施投入
惠州市人大代表李乾国
惠州市人大代表翁国平
惠州市人大代表黄笑辉
惠州市人大代表黄文辉
惠州市政协委员田长华
2025惠州两会之热话题
官方数据显示,惠州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150万辆,年发生火灾数十起。2024年10月中旬,南方都市报曾对惠州电动自行车现状进行深调研,发现电动车乱停乱放,堵塞消防通道、挤占机动车道现象严重;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和安全停车场配备不足,城中村飞线充电存安全隐患;电动自行车销售店非法改装车辆时有发生,国标要求时速25公里,改装车可跑时速60公里。针对上述情况,南都提出三问:一问乱停乱放之苦,二问违规充电之危,三问非法改装之痛,全面深入反映了惠州电动自行车治理存在的难题。
2025年惠州两会上,相关问题再次引发代表、委员们热议,同时代表、委员们也积极为惠州电动自行车治理难题建言献策,贡献智慧。
●惠州市人大代表李乾国
科学布局及制定充电设施和停车场建设规划
近年来,惠州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持续增长,电动自行车充电装置及停放场地与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严重失衡,从而衍生出推车上楼、乱停乱放、室内充电、飞线充电等行为,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科学布局,制定全市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和停车场建设规划。根据区域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人口密度、出行需求等因素,科学制定充电设施及停放场所建设专项规划,在现有住宅小区及楼宇周边,增设户外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设施。
同时,建立统一的充电设施运营管理平台。推广智能充电桩,具备充满自停、过载保护等功能,确保充电安全。充电设施应具备防雨、防晒等功能,并配备消防器材。鼓励采用扫码支付、预约充电等便捷方式,提升用户体验。划定专门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区域,设置明显标识,禁止占用消防通道。鼓励建设带遮阳棚的停放场地,避免车辆日晒雨淋。强化日常监管执法。公安、消防、城管等部门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充电设施和停放场所责令限期整改,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惠州市人大代表翁国平
各商圈充电设施、停放区不足,建议加大投入力度
近年来,惠州商圈日益成熟,前往各大商圈消费的市民群众也越来越多。考虑到停车方便问题,不少市民群众选择驾驶电动自行车前往,部分商圈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停放区域不足问题日益突出。比如,在江北华贸大厦经常看到电动自行车停放在人行道两侧,中间道路非常狭窄直接影响行人通行。
对此,建议政府部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导各商圈加大对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和停车区域的投入,将一些公共场所,如广场划出部分区域,作为电动自行车的临时充电、停放点,多建设一些公共的、免费的停车区域来解决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问题。
此外,外卖小哥骑电动车送货,为赶时间闯红灯现象比较严重。对此,可以多一些包容,人性化管理,但生命更宝贵,要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和责任企业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外卖小哥的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驾驶。
●惠州市人大代表黄笑辉
鼓励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共同治理电动自行车管理难题
电动自行车非常便利,我常骑它去买菜或到商场购物。同时我也发现违规使用电动自行车的行为较常见,如不上牌、不戴头盔、闯红灯、走机动车道等,特别是有些老人接送孩子时带着孩子闯红灯,危险的同时也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不难看出,部分电动自行车驾驶者安全意识不足,甚至违章违法了还认为是小事,一旦酿成大祸,将后悔莫及。
因此,我建议从源头上加强管理。首先,建议对电动自行车企业加强规范管理。企业必须取得经营许可证方可经营,必须销售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不能对电动车进行改装出售;其次,建议针对电动自行车进行立法,要求驾驶员必须持证驾驶,交管部门不定期开展驾驶员持证检查;再次,飞线充电现象背后原因是充电设施不完善,无法满足群众需求,建议政府部门牵头,联合有资质的建设单位与街道、社区、小区物管,在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小区空旷集中区域,建设公共充电桩,切实解决民众充电难问题;最后,建议设置网上举报平台,给每辆电动自行车安装芯片或者专属二维码,民众发现违章违规问题可上传照片和定位举报,一经查实严肃处理。对举报属实者可适当进行精神或物质奖励。
●惠州市人大代表黄文辉
基础设施优化完善、源头管理、社会执法监管三方面综合治理
首先是完善基础设施,疏堵结合破解停放、充电难题。对有条件的社区、商圈、写字楼等增设智能充电柱进行规范化停放充电点,同时强制要求新建小区按户数10%-20%比例配置充电端口,老旧小区通过改造架空层、闲置空地增设施划停放区。对有条件的区域,推行现代技术AI视频监控设备,对占用消防通道等违停行为实时预警,联动城管执法系统自动取证处罚等“电子围栏”技术。
其次,强化全链条监管,开展“源头治理”,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清查非法改装窝点,对销售超标电池、解除限速装置的商家顶格处罚并公示黑名单,严打违法违规行为。
此外,实施交警通过移动终端对已上牌车辆粘贴防伪二维码违法信息核验“一车一码”的管理。对闯红灯、飞线充电、改装等行为实行“信用积分”制度的创新管理机制,并开发“全民监督”微信小程序建设全民监督平台,形成共治格局。
●惠州市政协委员田长华
不回避管理缺陷和漏洞,彻底进行规范
对于电动自行车存在的问题,个人深有体会。比如,横冲直撞,挤占机动车道、酒后驾驶、闯红灯、非法改装后超速驾驶、青少年飙车等。本人开车在红绿灯路口等红灯时,也有几次被载货或载人的电动车碰刮,有时碰歪了后视镜,有时刮到车身,虽然不严重,但反映出驾驶人的安全意识不足,他们碰刮后,不顾自身安危,加速闯红灯走了,存在严重交通安全隐患。
针对电动自行车存在的上述问题,建议相关部门不回避管理缺陷和漏洞,从源头上进行彻底规范,确保驾驶人在安全情况下使用电动自行车。一是对电动自行车进行上牌管理,严禁无牌电动自行车上路;二是加大对酒驾电动自行车行为的处理,抓到后依法依规处理,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三是严厉打击电动自行车改装行为,对销售商和驾驶人从重处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