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那个花1亿买航母送给祖国后宣布破产的山东商人,如今怎样
徐增平,他的一生,从穿上军装,到踏足商海,一举一动都怀揣着对于国家的深厚情怀。
当乌克兰决定出售一艘未完工的航母“瓦良格号”,虽然这艘航母如今成了废弃的钢铁废墟。
但徐增平敏锐地意识到,背后蕴藏的巨大价值,他下定决心,不顾一切代价,买下这艘航母,让中国海军从此跨入新纪元。
1
苏联解体后,瓦良格号航母的建造工程被暂时搁置,原本属于苏联海军的这艘超级航母一度成为了乌克兰的资产。
那时的乌克兰正处于经济困境之中,财政状况窘迫,无法继续投入巨资完成航母的建造。
这艘航母因此被遗弃在黑海沿岸,静静地躺在那里,成为了未竟的梦。
随着时间的推移,乌克兰政府意识到这艘航母的巨大负担,于是决定将其出售。
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这时,徐增平的目光投向了这艘航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徐增平深知海军力量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特别是航母作为海军核心战力的重要性。
中国的海军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美国、日本、英国等海上强国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徐增平心中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他要为祖国购买这艘航母。
于是,徐增平准备了所有必要的证明文件,并带上了50多瓶二锅头,飞往乌克兰。
因为他了解到,乌克兰人偏爱烈酒,中国地道的白酒,绝对是最烈的,而在全球范围内,酒桌上谈生意也是一种常见的交流方式。
徐增平的计划从一开始便充满了挑战,尤其中乌语言不通,沟通困难。
他第一次来到黑海的造船厂,亲眼见到这艘停泊多年的航母。
眼前的瓦良格号如同一座巨大的移动堡垒,甲板的面积足足有三个足球场那么大,这让徐增平激动不已。
参考资料:人民网——“瓦良格”号如何来到中国
站在航母面前,他禁不住想象,如果中国能拥有这样一艘航母,海军将变得多么强大。
为了实现这项目标,徐增平要面对语言障碍,还要在谈判中赢得对方的信任。
在酒桌上,为了谈判顺利,徐增平甚至在短短10分钟内喝下了6斤白酒.
而下一场聚会中,徐带来的白酒喝完了,乌克兰人拿出了几瓶XO,却告诉徐增平那是乌克兰的啤酒。
xo
徐增平毫不犹豫地喝下,事后还故意称这酒比中国啤酒还要有劲,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凭借自己豪爽的性格和不拘小节的谈判风格,徐增平逐渐赢得了乌克兰官员们的好感,最终,他们同意以1800万美元的价格将航母出售给徐增平。
但这一价格仅仅是航母本身的费用,乌克兰起初并不愿意出售航母的设计图纸。
徐增平深知,图纸的价值远超航母本身,既然要买,便要把一切都买下来。经过多番商讨,徐增平成功达成了这项交易。
2
站在那艘斑驳的钢铁巨舰前,徐增平的内心涌动着复杂的情感。
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终于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艘航母锈迹斑斑,虽然早已失去昔日的光辉,但徐增平从未放弃过他的目标。
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瓦良格号的到来,象征着中国海军迈出了一个重要的步伐,标志着中国海军力量的一个新起点。
这不仅是对技术的一次引进,更是对全体中国人民信心的一次激励。
在徐增平为国家海军事业所做出的巨大牺牲背后,却隐藏着他个人事业的低谷。
为了能够购得这艘航母,他耗尽了所有积蓄,承受了巨额的债务,最终导致了他所在的公司破产,徐增平也变成了一个负债累累的普通人。
许多人不理解他为何甘愿为这一目标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认为他在追逐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
然而,对于徐增平来说,个人的得失并不重要。
这艘航母能够让中国海军少走二十年的弯路,这比任何金钱和个人财富都更加宝贵。
他的坚定与决心没有被辜负,国家和人民见证了徐增平为航母事业所付出的努力与奉献。
2005年,徐增平作为技术顾问,参与了瓦良格号的改建工程。
他对航母结构有着深刻理解,因而成为了改建团队的重要成员,为航母的改造提供了宝贵的专业指导。
此时,瓦良格号的航母梦想不再遥不可及,它逐渐变成了属于中国海军的一部分。
随着改建工作的推进,徐增平的个人事业也有了新的起色。
在经历了破产的低谷后,他凭借着自己敏锐的商业嗅觉和不屈的毅力,在房地产领域找到了新的机遇,并逐渐恢复了商业上的成功。
这一切都让他能够重新站起来。
然而,他并未因此忘记自己的初心,在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之后,徐增平积极回馈社会。
他向清华大学捐赠了巨额资金,支持科研发展,并创办了国防科技基金会,致力于资助青年工程师,为中国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3
2012年,经过全面改装和升级的瓦良格号正式更名为辽宁舰,成为中国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这艘航母的服役,标志着中国航母事业的正式起航,也象征着中国海军力量的一次跨越。
在辽宁舰的服役十周年庆典上,徐增平作为“荣誉舰长”登上了这艘他曾经为之付出一切的航母。
站在舰桥上,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慨与自豪。
在庆典的现场,海军官兵向徐增平赠送了一尊镀金的小型辽宁舰模型。
这尊模型对于徐增平来说,远比任何金钱和荣誉更加珍贵,象征着他与辽宁舰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随着中国航母事业的蓬勃发展,徐增平的故事并没有随着辽宁舰的服役而结束。
2019年,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下水;2024年,福建舰也顺利完成了海试。
中国海军的“三舰时代”由此拉开帷幕,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那艘由徐增平带回来的瓦良格号。
徐增平的付出与努力,成为了中国航母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后来的航母建设奠定了基础。
如今,已届古稀之年的徐增平依然活跃在社会中。
他担任广东省国防科技产业促进会的荣誉会长,频繁出席各类学术会议,积极鼓励年轻人投身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一次,有人问他,如果让他重新来过,还会选择购买瓦良格号吗?
徐增平笑着回答,毫不犹豫地表示:
“别说1亿,就算是十次倾家荡产,我也愿意。”
有些事情,比金钱更重要;有些人,注定会被历史铭记。
徐增平用他的一生,诠释了自己的担当与奉献。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