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高磊:增速领跑全市,在“新”上培育爆点
南都讯 “最近大热的DeepSeek用‘新、智、汇’三个字来描述高新区,讲的是创新基因涌动、智力密度拉满、生态文旅生活在此交汇……”2月20日,在珠海两会期间,珠海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高磊接受采访时表示,2025年,高新区将锚定“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规上工业总产值超800亿元”目标任务,在新质生产力方面培育更多的热点、燃点、爆点。
过去一年,高新区的经济高开稳走,地区生产总值、外贸进出口总额、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3%、46.8%、37.6%,增速均居全市第一,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大关,形成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能源与智能电网等四个百亿级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2025年,高新区以珠西科学城建设“开新局”。今年,高新区全面加快珠西科学城建设,推动企业、高校、社区深度融合发展,同时联动北上广深、港澳、珠西等科创资源共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支持“中国蓝眼”、临近空间实验室、天琴计划二期等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启动后环深珠产业合作区1平方公里产业先行区建设。依托高新区高校资源密集的优势,举办港珠澳高校科技成果投资洽谈交易大会,设立港澳(珠海)高校科技创新产业基地。高新区还要办好欧美同学会“双创”大赛、第七届留学生节,积极申建“海归小镇”,把高新区打造成为留学人才湾区“归”谷。打通“高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让科技创新成为高新区最明显的标签。
以产业集群发展“强动能”。去年高新区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600亿元,今年达800亿元目标。目前高新区现有的四个产业集群基础上,要继续壮大产业规模,今年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规模突破150亿元,新能源智能电网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软信业产业规模突破230亿元。高新区还要主动担当起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使命,大力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深度参与“云上智城”“天空之城”建设,加快建成超4000P智算算力,携手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开放更多的应用场景,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等领域为企业提供更多便利条件;同时还要选取1-2个技术领先型的企业,全方位注入资源和动能,大力培育RISC-V开源产业生态。在创新型企业的培育方面,高新区定了目标,力争年内培育“小巨人”企业超10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超15家,高新技术企业超850家。
以千亿项目实施“汇动能”。今年是高新区项目建设年,发挥专项债的政策优势,谋划一批投资量大、含金量高、带动力强的重点项目,总投资超2500亿元、年内投资超300亿元;在招商引资方面提出“量质齐升、周周落地”的要求,力争年内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8个、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年内新开工项目新增产值超100亿元。
以改革创新攻坚“优服务”。今年高新区推进了三项关键性的改革举措,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打造全域数字域先行区、低空经济示范区、城市级微电网破冰区,通过三大改革为企业开放一系列创新应用场景。杭州的“三到”服务对我们的启发和触动非常大,高新区也主动对标对表,提出了“有事必应、快办速成、感同身受、说到做到”的工作要求,“有事必应”强调的是态度,“快办速成”强调的是效率,“感同身受”强调的是方法,“说到做到”强调的是诚信。去年年底,高新区在全市率先推出了“分期兑付、以投代补”的工作措施,回应企业关切,打造企业奖补全额兑付先行区,让企业和人才踏踏实实地扎根高新、发展壮大。
采写:南都记者 陈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