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说|刘海滨:横琴的变化日新月异,献“五策”助横琴发展
2025年2月20日,珠海进入两会时间。上午8时,在珠海市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通道”上,珠海市人大代表刘海滨亮相并表示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他表示合作区应从政治实施环境、协作机制、经济体制、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等五个方面进行提升,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奋力谱写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横琴新篇章。
刘海滨表示,其作为一名合作区的企业代表,有幸见证合作区揭牌运作以来所取得的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比如以“澳门新街坊”项目为代表的民生工程顺利建成开售,项目内趋同澳门的教育、医疗、广播电视、外籍家政、国际互联网等公共服务相继落地,澳门轻轨延伸横琴线、十字门海底隧道等基础设施顺利建成启用,分线管理、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等政策创新引领全国,岛内澳人澳企快速增长、创新要素加快集聚、“四新”产业加快发展,琴澳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建立,圆满完成第一阶段的任务。“我真切感受到了横琴日新月异的变化。”刘海滨表示。
刘海滨对合作区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充满期待,并提出5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完善政策实施的环境。在政策细化与落地上更加协调、高效,进一步简化企业审批流程,优化跨境业务对接机制。
二是进一步完善协作机制。深化区域协同发展,加强与珠海及大湾区其他城市的联动,实现粤港澳三地资源互补,共享产业协同发展红利,打造以横琴为核心的高端产业集聚区。
三是进一步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经济新体制。一方面,可借助横琴与澳门在国际贸易规则和市场资源上的优势,探索更高层次的制度开放,推动跨境电商、跨境数据服务、跨境金融等新兴业态发展,深度参与全球经济体系,提升合作区在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可充分利用中国新能源产业优势,以绿色金融为抓手,推动低碳技术应用和可持续经济发展国际合作,打造全球绿色发展引擎。
四是进一步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吸引国际顶尖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落地横琴。通过共建粤港澳科技创新平台,推动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前沿技术成果在合作区转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五是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与澳门协同制定更加具有吸引力的政策,吸引全球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参与合作区建设。同时,与澳门及大湾区其他城市高校合作,完善高水平的教育和培训体系,为本地产业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
刘海滨相信,合作区在第二阶段的发展中一定会不忘初心,紧紧扭住“澳门+横琴”新定位,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奋力谱写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横琴新篇章。
南都珠海两会报道组
采写:南都记者 赵雨琪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