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政协委员苏用和:主动谋划,稳抓“低空经济”发展好机遇
“低空经济产业具有成长性高、产业融合性强、产业链条长、应用辐射面广的特征,未来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级别,或将为许多城市创造若干新的经济增长极,甚至有望重塑全国的经济产业格局。”2025年2月19日,佛山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佛山市政协委员、民建佛山会员、广东达声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苏用和在接受南方都市报专访时表示,佛山应当主动谋划、有的放矢,以把握“低空经济发展”发展大好的机遇。
着眼佛山的低空经济现状,在高端技术研发和人才储备上,与一线城市相比仍有差距。低空经济依赖高效的空域管理,而佛山在相关基础设施和管理经验尚需提升。此外,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和市场培育也需进一步拓展。
佛山的低空经济发展应该聚焦哪些领域?从城市的产业基础出发,苏用和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制造业:探索将智能制造、精密机械、电子信息等产业与低空经济结合,推动无人机、航空物流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研发与产业化。
二是低空基础设施与配套保障:包括信息基础设施、低空使用规划、人才培训、维修检测检验、地面保障等环节。
三是智能技术产业化与商业运营服务:探索城市空中出行、物流配送等智能技术产业化,及对应低空商业运营服务的商业模式实现。
追随“再造一个新佛山”的脚步,该如何有效推动佛山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苏用和建议,要多方协同发力。
政府层面,应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对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无人机起降点、空域管理系统等,以满足低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建立健全低空经济的监管体系和行业标准,确保产业安全有序发展。
企业层面,应加大在无人机、智能装备等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动技术突破和产品升级。在市场拓展方面,企业需积极探索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拓展市场需求。同时,企业之间应加强合作,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效应,共同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
社会层面,需通过宣传和教育提升公众对低经济空的认知和接受度。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加强低空经济相关人才的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此外,他还指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低空经济的发展,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也是推动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王倩 路漫漫 实习生 赵孟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