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政协委员黄鼎隆:推广“超级教师”,AI赋能教学全过程
深圳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将于2月24日召开,会期3天。连日来,南都记者采访了多位政协委员发现,人工智能话题依然是“顶流”,深圳市政协常委黄鼎隆再次为深圳的“AI+教育”鼓与呼,建议以人工智能为支点,打造深圳基础教育“创新名片”。
深圳近年来在基础教育领域投入巨大且成效显著,2024年就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7万座,新增数量和增速均居全国首位。截至去年底,深圳普通中小学在校学生数量已达189.58万,超过了北京和上海。
黄鼎隆表示,深圳基础教育在大幅度扩大规模的同时,还需要打造自己的特色。一位深圳教育界的资深专家曾说,如果说北京的教育特色是“厚重”,上海的教育特色是“精细”,那么深圳的教育特色打造可以定位为“创新”,它不仅符合深圳这座城市的精神,也能为未来培养具有前瞻视野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当前,基于大模型的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教育变革,为教育创新注入强大动力。以DeepSeek-R1为代表的前沿模型,通过纯强化学习实现了精准的数学、编程和逻辑推理,不仅在国际评测中表现出色,还以开放源代码的方式推动智慧教育的普及。深圳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拥有雄厚的AI技术研发实力和完善的产业生态,同时面临基础教育规模扩张与特色化发展的双重挑战,应大力抢抓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的历史机遇,以人工智能为支点,打造深圳教育的“创新名片”。
为此,黄鼎隆建议:
加大投入推动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中的深度应用
建议教育部门推动立体化人工智能教育场景建设,组织学校挖掘教学、管理和校园生活等多领域的AI场景需求,畅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与中小学校的交流合作渠道,实现教育场景信息的统一汇集与发布、场景解决方案的发现与展示、场景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推广AI空间、AI实验、智能课堂、智能评价等典型场景应用,营造教学个性化、治理精细化和生活便捷化的沉浸式校园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环境。结合深圳近年建设云端学校的经验,探索构建适合深圳本地实际情况的“云端AI学校”。
推广“超级教师”项目,用AI赋能教学全过程
建议推广“超级教师”项目,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全过程中的赋能作用,提高教师教学效率,优化课堂管理,推动个性化教学深入落地。可通过开发AI智能教学助手,辅助教师备课、整理教学资源、智能生成个性化课程方案,并构建AI测评与反馈系统,实现自动批改作业、精准评估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提供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建议在深圳部分学校试点“AI教师+智能教学助手”模式,让人工智能承担基础知识讲解任务,教师专注个性化辅导和创新教学。同时,加强对教师使用AI工具的系统化培训,确保其能够高效运用智能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实践创新。
发挥本地科创优势,鼓励校企合作开发AI+教育产品
充分发挥深圳本地丰富的科技企业资源,支持教育机构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发AI学习平台、AI实验操作、AI特色功能室等应用,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和个性化服务。通过联合研发、共享技术资源,促进教育产品在校内的试用和推广,逐步形成深圳本地的AI+教育产业链。
利用本市教育市场孵化面向全国的“AI+教育”新产业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可过去在深圳的教育信息化领域,外地产品占据了主导地位。现在快速发展的“AI+教育”是一个潜力更为巨大的产业,随着AI教育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普及,相关企业将层出不穷,带动产业链的快速发展。这不仅包括智能硬件、软件开发、大数据服务、内容创作等领域,还将催生新的商业机会和市场需求。深圳应积极鼓励本地企业在深圳落地“AI+教育”创新模式,并利用深圳的先行示范效应将其推广到全国乃至全球,力争在这一领域孵化出一批具有“专精特新”优势的企业,推动深圳形成完整的从教育实践到科技应用的产业链条,进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AI教育产业集群。
采写:南都记者陈荣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