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公布AI模型训练与车辆控制专利,瞄准智驾核心技术突破
2月18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一项关于“模型的训练方法、车辆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的专利正式公布。根据天眼查App信息,该专利可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AI)及智能驾驶领域,有望进一步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感知与决策能力。
从专利摘要来看,这项技术主要涉及基于AI模型的车辆控制与训练方法,核心在于利用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结合,提高智能驾驶系统的精准度。具体来说,该方法首先获取目标车辆的路况信息,然后通过第一神经网络模型推导出目标信息,包括行车意图预测、行驶路径预测及车辆与环境的交互行为预测。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专利引入了专家系统对AI模型的训练进行闭环优化。传统的自动驾驶AI训练通常依赖大规模数据集和深度学习模型进行端到端学习,但这往往会受到数据质量和泛化能力的限制。华为的专利方法则创新性地利用专家系统的输出,指导AI模型的梯度更新,即通过人工经验或规则对模型决策进行监督,从而让AI模型在训练过程中更具可解释性,并逐步提高精度。
结合此次专利来看,华为的智能驾驶技术正在向更精准的环境感知与决策控制方向深化,这或许意味着华为ADS系统未来将通过更先进的AI训练机制,提高自动驾驶安全性与体验。而在2023年,华为推出了盘古大模型3.0版本,其多模态能力也被视为智能驾驶感知与决策系统的重要技术支撑。
随着智能电动汽车时代的到来,华为近年来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投入持续加码。在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上,推出了乾崑智能驾驶系统(ADS),并快速升级到乾崑ADS 3.0版本;基于鸿蒙操作系统,华为还开发了鸿蒙智能座舱。
在生态合作与联盟建设上,2023年11月,华为发布了鸿蒙智能汽车技术生态联盟——鸿蒙智行,与车企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智能汽车生态系统。联盟成员包括赛力斯(AITO问界)、奇瑞(智界)、北汽蓝谷(享界)和江淮(尊界)等品牌。
而鸿蒙智行也取得了亮眼的成绩。2025年1月,鸿蒙智行公布销量数据,全系交付新车34987辆,连续9个月稳居中国车市成交均价榜首。在2024年全年,鸿蒙智行全系车型实现销量44.5万辆。在2025年,鸿蒙智行“四界”更是提出了100万辆的销售目标。
从智能座舱、激光雷达、智能驾驶到AI训练方法的优化,华为的专利布局表明,其正试图打造一个更完整的智能汽车技术生态。未来,华为能否凭借其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积累和突破,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取得更大的成绩?值得市场持续关注。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程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