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个!公共数据应用示范场景建设清单公布,广东入选2个
如何挖掘公共数据应用价值,新一批示范场景建设清单来了。
2月18日上午,在国家数据局举办“推动数据价值化,我们在行动”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荣辉发布了第二批“国家数据局重点联系示范场景”。其中包括“气象数据助力新能源产业提质增效”等20个应用场景,覆盖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海洋产业、智慧文旅、基层治理等领域。
以场景建设为牵引,国家数据局表示,下一步将瞄准痛点堵点卡点问题,经过1年左右的示范场景建设,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开发利用模式,充分释放公共数据资源价值。
新一批公共数据应用示范场景公布,广东入选2个
去年10月底,在山东济南召开的全国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工作部署会上,国家数据局宣布启动“国家数据局重点联系示范场景”建设任务,并公布了第一批共18个重点联系示范场景。
此番第二批清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南都记者注意到,本次公布的清单中,广东有两个示范场景入选。一个是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牵头的“卫生健康数据赋能生物医药器械设备校准优化”,另一个是广东省东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牵头的“以高质量公共数据集和统一工具促进东莞市基层减负增效”。
在前后两批清单中,中国气象局均有示范场景入选。如何推动气象数据在全社会的共享共用?当天发布会上,中国气象局预报司副司长张洪政也专门作了介绍。
2月18日上午,国家数据局举行“数据价值化 我们在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
他说,先期示范场景主要瞄准低空经济。因受大风、浓雾、暴雨等低空飞行高影响天气困扰,飞行安全无法保障、效益难以提高,迫切需要精细化气象数据支撑。为此,中国气象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示范场景建设,覆盖30余个城市,以及应急救援、物流、文旅等10余个场景。目前已取得了初步进展。
张洪政举例,比如深圳市围绕低空物流企业需求,为起降点及航线提供1公里分辨率,分钟级更新的大风、降水等精细化服务,减少因恶劣天气导致的延误或损失。又如,上海基于气象数据决策开展无人机消减雾试验,能见度可从500米快速提升至2公里以上,为降低大雾天气对飞行“窗口期”影响提供了支持。
在谋划第二批示范场景时,张洪政表示,中国气象局积极对接新能源规划选址、高效消纳和安全运行对精细化气象数据的需求,引导鼓励各方加入示范场景共建,创新新能源气象服务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能源安全提供支撑。
重庆用公共数据赋能网联车,福建精准监管商户作假
公共数据还可以拿来做什么?重庆给出的一个示范场景是,用公共数据赋能智能网联汽车。当天发布会上,重庆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代小红女士拿出了一张图片,画面展示的是在今年春晚重庆分会场亮相的新能源智能汽车问界M9。
重庆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代小红介绍如何用公共数据赋能智能网联车。
“重庆市是一个老牌的汽车生产基地,我们通过公共数据赋能的方式,实现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转型和升级。”代小红说,重庆打通了四侧数据,构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生态,实现车路云协同控制平台的建设,将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可靠的云以及强大的网融为一体。
具体而言,一是政府侧数据,向社会开放包括政策法规、补贴、电子车牌、RFID、交通信号数据;二是打通产业侧数据,比如产业结构规模、产业上中下游数据等;三是设备侧数据,将停车场、充电桩数据等数据开放;四是企业侧数据,涉及企业生产、经营,销售、产品数据等。
据代小红介绍,智能网联汽车实现了公共数据赋能的“三智”:智能通信、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以智能通信为例,重庆的路多、桥多、隧道多,号称“8D魔幻城市”。为此,重庆在云端通过北斗、5G网络,在路端借助边缘计算、车联网,在车端通过激光雷达等设备,为车辆提供厘米级的、实时的、高精度的定位服务。
南都记者注意到,福建省电商平台“商户便捷入驻、政府精准监管”场景开发利用方案,也在第二批清单内。据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福建省数据管理局局长郭文忠介绍,这一方案主要瞄准的是电商平台对商家假证、套证等情况识别不精准,且监管部门无法及时获取商家动态信息,监管难的问题。
据悉,该场景通过建立顺畅的政企数据互通互用机制,减少商户材料填报,提升平台对材料真实性核验的效率,便捷商户入驻,监管部门也通过企业数据及时发现问题,精准监管。
郭文忠在发布会答南都提问时表示,下一步福建将深化完善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制度,推动建立登记管理制度、健全省市一体开发机制、探索建立有偿使用机制等,充分发挥公共数据作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方便全社会找数据,国家级公共资源登记平台将上线
江西也有两个示范场景出现在第二批清单。一是“多维数据动态监测赋能江西民营经济精准施策”,由国家税务总局江西省税务局、江西省数据局牵头;二是“车辆全生命周期数据服务江西二手车市场交易”,牵头单位为江西省公安厅、江西省数据局。
当天发布会上,江西省发展改革委(省数据局)党组成员、副主任余世华用“四个坚持”概括介绍了江西在探索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
具体来说,即坚持制度先行,构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框架体系;坚持平台支撑,夯实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坚持试点实践,探索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方法路径;坚持筑基育人,培育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人才队伍。
在实践探索上,余世华表示,江西率先开展公共数据价格形成机制的产品成本核算实践,创新推出“企业信息查询核验”和“二手车辆车况信息查询”两款数据产品,并发布成本核算实践成果。此外,江西还推出了全国首个覆盖全省乡村两级统一部署的智慧医疗应用系统。
据南都记者了解,该系统于2024年1月上线运行,目前覆盖了2万多家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其中,县直医疗机构100多家、乡镇卫生院1800家、村卫生室2万多个,累计为6200余万人次门诊患者和128余万住院病人提供服务,年均产生医学影像、电子病历、居民健康档案等数据记录超15亿条。
余世华说,通过对大量有价值数据开发利用,为商业保险、药品研发和医疗器械等领域市场主体提供了相关数据产品和服务。同时,准确掌握了基础常见病、慢性病发病的规律,为基层百姓提供温暖的就医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为助力各方数据的融合应用,打造更多数据利用的场景和模式,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正式上线试运行。
“这个平台不仅是公共数据资源的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陈荣辉说。
“国家数据局重点联系示范场景”(第二批)清单。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李玲 发自北京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