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陈妍希离婚:爱情只产生快乐,婚姻则产生人生
作者:拾遗君
来源:拾遗(ID:shiyi201633)
2月18日,陈晓陈妍希在微博公布离婚消息,瞬间上了热搜。
据微博内容显示,双方各祝安好,并表示将共同陪伴孩子成长。
“@陈晓:“感恩遇见,今后各自安好,未来同为孩子的父母,共同陪伴孩子成长。@陳妍希michelle:“感恩遇⻅,今后各⾃安好 ,未来同为孩子的父母 , 共同陪伴孩子成长 。”
陈晓与陈妍希因拍摄电视剧《神雕侠侣》而结识,2015年8月27日,两人双双在个人微博公布恋情。2016年7月5日,陈晓与陈妍希在安徽合肥领证登记结婚;12月20日,儿子陈睦辰在台北出生。
遗憾的是,最终,两人没能一直走到底。
看多了各种分分合合,是不是我们早就该承认,爱情永远打不赢婚姻?到底什么样的婚姻才能长久维持下去?
今天这篇文章,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探讨一下婚姻这个话题,作者借9对夫妻的故事,分享了好的婚姻到底是什么样的?
不管你现在是已婚还是未婚,都推荐认真阅读这篇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我们现代人的毛病是把爱情当饭吃,把婚姻当点心吃,用爱情方式过婚姻,没有不失败的。把婚姻当饭吃,把爱情当点心吃,那就好了。”——林语堂
01
曹德旺和陈凤英:
夫妻相处之道,最重要的是信任
曹德旺,中国玻璃大王。
其妻叫陈凤英,没读过书。
1969年,两人刚一结婚,曹德旺就把她的嫁妆全卖了。她没一句怨言:“你说了算。”
他在外面跑木耳生意,她在家伺候他生病的母亲。生意赔了,他欠了不少债。就把家里能卖的全卖了,房子也只剩下一间小房,她没一句怨言:“你说了算。”
他出去打工还债,临走时说:“我现在一无所有,你可以再嫁人。”她说:“不,我等你。”
80年代初,他喜欢上另一个女人。她说:“不怪你,我配不上你。”
他心愧,回心转意。
随后创办玻璃厂,如今资产百亿,但他把所有公司都写了她的名字,把自己所有财产都记在了她名下。
“我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因为她永远无条件地信任我,为我默默地奉献了这么多年。”
他们的婚姻让很多人羡慕,但秘诀只有四个字:“我相信你。”
夫妻相处之道,最重要的就是信任。没有信任的婚姻,就没有幸福可言。
曹德旺和陈凤英
02
钱锺书和杨绛:
最好的婚姻,是精神上的门当户对
1932年,钱锺书和杨绛偶遇,她觉得他眉宇间“蔚然而深秀”,他觉得她脱俗如“蔷薇新瓣浸醍醐”。
他赶快澄清:“外界传我已订婚,这不是事实。”她急切说明:“有人说我已有男友,这也不是事实。”
他与她,就这样一眼万年。
廖一梅说:在人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他与她,就这样遇到了“稀罕的了解”。
钱锺书写《围城》时,每写几页稿,就会交与杨绛看:
“我笑,他也笑;我大笑,他也大笑。有时我放下稿子,和他相对大笑,笑的不仅是书上的事,还有书外的事。彼此不用说明笑什么,就已万分明了。”
好的婚姻,就这般灵魂相配。
杨绛说:“我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一起成长。”
最好的婚姻,是精神上的门当户对。
钱锺书和杨绛
03
李安和林惠嘉:
在婚姻中,尊重比爱更重要
李安和林惠嘉结婚时,还是无名小卒。
李安母亲对媳妇说:“我们李家对不起你,让你结婚结得这么寒碜!”林惠嘉说:“我不在意这些表面东西。”
结婚后,她在外工作赚钱,他则在家看书、写剧本。她养他,一养就是六年。
她工资不高,日子过得辛苦。她也曾崩溃过,考虑过离婚。但冷静下来后,她谴责自己:
“你怎么变成了这样的女人?嫁他时就应该知道要面对这一切。怎能以贫富来判定他的价值?电影是他一生唯一的选择,无论处于低谷或高潮,都值得同等尊重。”
看她上班辛苦,李安想放弃电影,她却呵斥:“我一直相信,你的长处就是拍电影。”
后来,李安拿到了三座奥斯卡、四座金球、两座金狮、两座金熊。
但整天被鲜花、掌声包围的他,却把这些奖杯都收藏了起来,跟以前一样拖地、做饭、做家务,李安说:
“我每天都在努力赚取我太太的尊敬。我最大的幸福感,就是太太对我笑一下。”
他有句名言:在婚姻中,尊重比爱更重要。
李安和林惠嘉
04
黄磊和孙莉:
幸福的秘诀,是两人朝同一方向眺望
2004年3月8日,早上一起床,黄磊对孙莉说了句:“咱们结婚吧!”
两人洗漱完毕,直奔民政局。
没办婚礼,没买戒指,没有誓言,结婚照是在家里随手拉块红布拍的,但他俩就此成了模范夫妻。
他说:“我不喜欢要求她。”
她说:“我也不会干扰他。”
他上班,她照看家和女儿,他做饭,她负责洗碗加点赞。
她不抽烟不喝酒不去夜店,看到老公女儿,就心满意足。
他生活中也决不找异性闺蜜:“我的朋友一定也是她的朋友,如果她不喜欢,我也不喜欢。”
他俩人生中很多第一次,都是一起去体验完成的,第一次去欧洲,第一次去美洲、第一次去探险……
两人一起笑,一起闹,一起发现更广阔美好的世界,把生活的柴米油盐过成了诗。
孙莉说:“我们没有买过戒指,我们不习惯戴戒指,但我们习惯了彼此。”
很多人问他俩:“幸福秘诀是什么?”
黄磊说:“两个人朝同一个方向眺望,不讨嫌不扯淡。”
黄磊和孙莉
05
陈道明和杜宪:
没有激情如初的婚姻
只有共同成长的夫妻
1978年,杜宪到天津探望舅舅,舅舅把同单位的陈道明介绍给她。
杜宪端庄大方,陈道明一见钟情。那时,杜宪是北广的高材生,为能配上她,他才考了北影。
恋爱三年后,两人结了婚。
她毕业后,做了《新闻联播》主持人,红极一时,很多人看新闻就是为看杜宪。而那时,他是那么籍籍无名。她鼓励他:“你会成为超棒的演员。”
渐渐,陈道明便一天天有了名气。而杜宪从主持转到幕后,声名大减。她想待在家里,相夫教子。但他却鼓励她去工作:“女人在家待的时间长了,会生出很多心理不平衡。”
她学英语,考研究生,最后成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他俩就这样在婚姻里“共修共进”。
拍完戏,别人都出去喝酒唱歌,陈道明总是一句“没事别找我啊”,转身就回了家,陪杜宪一起做手工。两人上了年纪,互相鼓励着爱上手工。
静谧午后,两人窗边安坐,他做他的皮包,她绣她的十字绣,偶尔抬头相顾一笑,就温柔了岁月。
谈到婚姻,陈道明这么说:“共修是夫妻关系的最高境界。夫妻结缘的最大意义不是吃饭穿衣、生儿育女,而是彼此滋养、彼此成就,提升生命的层次。”
世间没有激情如初的婚姻,只有共同成长的夫妻。
陈道明和杜宪
06
周有光和张允和:
加入一点仪式感
婚姻立马五彩斑斓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与张允和,曾被评为世纪百对恩爱夫妻之一。
算命先生说:你俩过不了十年。但他俩,一牵手就是70年。
无数亲朋向周老请教“婚姻经”,这位老先生认真地想了想说:
“我们每天上午10点喝茶,喝茶时,我们两个就‘举杯齐眉’,下午三四点钟,我们又喝咖啡,喝咖啡时,我们又‘举杯齐眉’。我们把杯子高高举起碰一下,碰杯有四部曲,举——起——敬——收。”
周有光将70年夫妻和美的关键,归功于“每日碰杯”这样的芝麻小事。
这是芝麻小事吗?
不,这是制造仪式感。
我们之所以觉得婚姻生活无聊无趣,往往就是因为缺少了这份仪式感。
86岁的允和学电脑,夫君是他老师。
一大把年纪了,她依然浪漫十足。“周有光,‘爱’字不会打,我爱不了怎么办?”“那你乖乖地,等我来‘爱’你!”
加入一点仪式感,婚姻立马五彩斑斓起来。
周有光和张允和
07
吴祖光和新凤霞:
婚姻里,责任比爱情更重要
新凤霞,16岁就被誉为评剧皇后。
吴祖光,19岁就被称为戏剧神童。
几次偶遇后,新凤霞情倾吴祖光。那一天,新凤霞找到吴祖光:“我喜欢刘巧儿这个角色,喜欢她自己找婆家,所以我演得也入戏。”
吴祖光没听懂,傻在哪里。她急了,直接说:“我想和你结婚!”
吴祖光吓了一大跳,不敢看新凤霞,犹豫半天,才说:“我考虑考虑。”
新凤霞面子挂不住了,嘟嘴说:“不行就告诉我,我不求着您。”
吴祖光红着脸说:“不是,我结过婚。”新凤霞说:“我知道,你离婚了。”
吴祖光在客厅转了一会儿,认认真真对新凤霞说:“我是要对你一生负责。”两人婚事就这么戏剧性地定下了。
1955年,吴祖光被打成右派,要被强制送去北大荒劳改。领导对新凤霞说:“只要跟吴祖光离婚,你就可以继续唱戏。”
唱戏,那可是新凤霞的命。
但新凤霞说:“王宝钏等薛平贵等了十八载,我可以等祖光二十八载。”
于是她也被打为右派,天天挨批斗。
从北大荒回来,吴祖光还没喘口气,“文革”开始了,他再次被揪了出来。
组织对新凤霞说:“跟他断了,你可以唱戏。”新凤霞说:“祖光是好人,我不离开他。”
她因此屡遭毒打,脑溢血,半身瘫痪。
“文革”结束后,她身残无法唱戏,整天偷偷抹泪,吴祖光万分愧疚,决定为妻子重新设计未来的人生。
他鼓励妻子重新开始学画画,数年后,她画出了几千幅花鸟作品。
他又教不识字的妻子学写字,写出了《舞台上下》《新凤霞卖艺记》等作品。
吴祖光就这样照顾了新凤霞20年,成就了著名的“霞光之恋”。
有人问吴祖光幸福婚姻的秘诀,他说:婚姻里,责任比爱情更重要。
吴祖光和新凤霞
08
钟石和刘若英:
有独处能力的人
才有好好爱的能力
情人节到了,钟石工作很忙,正发愁怎么空出时间陪刘若英。刘若英却打来了电话:“我约了女朋友过节,你不用特地陪我,也不用给我送花。”
她就是这么独立、大气和豁达。
她曾以为24小时腻歪是爱最好的状态,直到经历婚姻,才终于懂得:
“再爱一个人也不要没了自己,再好的关系也要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因为宽松而舒适,因为自由而独立,因为尊重对方独处的权利而爱得更深。”
结婚时,她对钟石说:“我决不会在家里做全职太太,照常唱歌、演戏、写作,哪样也不耽误。”
钟石说:“就因为你这么丰富有趣,我才娶你。”
刘若英和钟石的家里设置了两个书房,分别是房子对角线最长距离上的两端。进家门后,一个往右走一个往左走,共同的空间是中间的厨房和餐厅。
他在他的空间里做事讲话,她不受影响,她也在她的空间里潜心沉思,写稿看书。
他们分别在自己的小空间里独立,在共同的大房子里爱着彼此。
表面上好像他们不够恩爱,其实他们爱对方爱得最透彻也更聪明。
很多人问两口子的幸福秘诀,刘若英说:有独处能力的人,才有好好爱的能力。
刘若英和钟石
09
林语堂和廖翠凤:
尽心尽量“给”,少计较“受”
林语堂的初恋情人是陈锦端,但陈父看不上他:“他是牧师的儿子。”
那时,婚姻都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于是林语堂就被介绍给了鼓浪屿首富廖家。
廖母说:“你可想好,他家很穷。”
廖翠凤说:“穷有什么关系。”
一句话,瞬间打动了林语堂。
结婚后,林语堂拿着结婚证说:“结婚证只有离婚时才用得着,我们烧掉它吧。”
他点燃一根火柴,真把结婚证烧了。
天下有几个女子能容忍丈夫烧掉婚书?但是,廖翠凤能。
婚后,林语堂要去美国留学,于是廖翠凤变卖了所有嫁妆。打小养尊处优的她,放下身段去打工,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
因为经济原因,婚后四年她才敢怀孕。
那个年代,名人大多抛弃旧家庭发妻,一个个都去找了时髦的知识女性。
林语堂成名后,翠凤担心他也会喜新厌旧。他却安慰她:“凤啊,你放心,我才不要找什么才女为妻,我要的是贤妻良母。”
林语堂和廖翠凤
一位才女经常写诗请教林语堂,此心昭然。
有一次林语堂经过她门口时,她突然晕倒,林语堂看出她的用意,连忙喊翠凤,才女就立马清醒了,两人会意而笑。
林语堂把烟斗藏起来:“凤,我烟斗不见了。”翠凤赶紧满屋寻找:“堂啊,别着急。”
翠凤以中国传统女性的温良恭俭,容纳林语堂所有的放肆和不安分。
而翠风生气时,林语堂不生气,他总是跑过去捏她的鼻子,翠风喜欢别人赞美她挺直的鼻子,他一捏,她就忍不住咯咯笑了。
他俩就这样欢欢喜喜地过了一辈子。
结婚50周年那天,他送她一个勋章,上面刻着惠特孔莱里《老情人》一诗:
“同心相牵挂,一缕情依依。
岁月如梭逝,银丝鬓已稀。
幽冥倘异路,仙府应凄凄。
若欲开口笑,除非相见时。”
有人问他俩“金玉缘”的秘诀。两口子抢着说:两个字,给与受。
尽心尽量“给”,而少计较“受”。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拾遗(ID:shiyi201633),一个有态度的人,过着有态度的生活。不管什么时候遇到你都不晚,这里总有一束光,能够穿透你生命中的黑暗。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THE END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