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万开店,3个月就倒闭!遍布全国的数万家零食店,开始割韭菜了
不知从何时起,各种零食加盟店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的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冒了出来,在短短1000米的街上可能就有2、3家零食店。
赵一鸣、好想来、花花零食、零食很忙、良品铺子....众多的零食店看的消费者是眼花缭乱。
有些创业者看到这么欣欣向荣的零食市场,忍不住的掏空了自己的所有积蓄纷纷入场,企图赚个盆满钵满走向人生巅峰。
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零食店的鼎盛时期可谓是来去匆匆,许多人抱着月入百万的想法投资了80万入局,结果却是不到3个月就倒闭,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遍布全国的零食店
在许多县城的街道上,一家家色彩鲜艳的零食店的招牌几乎占据了整个街头。
一眼望去,满是各种各样的零食:薯片、糖果、巧克力、饼干、饮料,五光十色的货架上堆满了诱人的商品。
这些零食店看似一夜之间开了起来,原本安静的县城街头,瞬间成了“零食天堂”。
“零食集合店”这种模式在县城悄悄地生根发芽,逐渐变成了街道上不可忽视的存在。
原本在商场里难觅踪影的品牌,如今在这些零食店里轻松找到了立足之地,以“价格便宜”为卖点,零食店开始铺天盖地地吸引顾客。
消费者来这里,不仅能淘到平时难以在超市找到的特价商品,还能发现许多网红零食和折扣商品。
但是零食店的繁荣并非偶然,随着互联网和电商的发展,传统的大型超市逐渐感受到了线上渠道的压力,零售商纷纷缩减了零食品类的销售区域。
于是零食店成为了线下销售的新兴模式,它们依托低租金、低人工成本、丰富的商品种类和灵活的经营策略,迅速占领了县城的市场。
各大品牌纷纷开始借助加盟扩张,尤其是以“小而美”的零食集合店为代表。
它们迅速在低成本的县城市场扎根,几乎一夜之间,街头的零食店像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么多的零食店自然是吸引了许多创业者的投资,这些加盟店打着“低投入高回报”的旗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
“一夜致富”背后的陷阱
尤其是那些县城里的年轻人,看到街头的零食店生意火爆,心里想着:“我也能做。”
于是怀揣着“马上就能致富”的梦想,很多人开始把80万甚至100万投入到零食加盟中。
最初他们看中的是零食店开店门槛低、投资回报快,听说几个月就能回本。
甚至有些加盟商为了尽快赚钱,选择了“高风险”的加盟项目,希望通过疯狂扩张赚到更多的钱。
然而实际情况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开店前的豪言壮语,到开店后的水深火热。
很多加盟商经过短期的暴利后,迎来了市场竞争的寒流。
最初吸引顾客的低价策略渐渐变得无效,原本的优势也被复制得越来越多,生意的红利期迅速消失。
更糟糕的是,加盟合同中往往藏着大量条款,让投资者处于不公平的境地。
高额的加盟费用、前期采购商品的压力、额外的经营成本和运营管理难题,让许多人在开店不久后便感到窒息。
即便是销量一度爆发,也难以逃脱成本重压,回报周期远比预期长得多。
原本想通过零食店一夜致富的加盟商们,最终不得不面临着资金链断裂、门店关停的惨淡现实。
内卷的价格战
还有许多创业者为了不让店铺面临关停,他们不得不“内卷”价格。
但是情况并没有那么简单,不同品牌的零食店开始集中在同一条街道上,几家甚至十几家相同模式的店铺在不到一公里的范围内争夺市场份额。
仅仅是降低一些价格,很难吸引到客户,于是各个店铺几乎是将价格压到了成本。
曾经一瓶矿泉水卖1.5元,今天为了吸引流量,价格可能直接降到1元。
而一些本来售价在7元的薯片,为了拉客,直接降价至6元甚至更低。
然而这场价格战的结果并不如预期。商家们疯狂降价的同时,毛利率一路下滑。
以前靠薄利多销的商业模式如今已经变得不再奏效。尽管销售额上升,但利润却不断缩水。
一些本来盈利可观的零食店,在价格战的消耗下,渐渐感到了生存压力。
随着竞争的加剧,零食店的同质化问题也日益严重。
顾客们发现,走进一家店铺买到的零食,往往可以在另一家店铺找到几乎一模一样的产品。
产品结构的重复,让消费者难以找到明显的品牌差异,商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围绕价格展开,而非产品创新或体验提升。
价格战的恶性循环加剧了市场的竞争,一些零食店虽然生意火爆,但利润几乎为零,无法继续坚持价格战的店铺还是逃不了倒闭的结局。
高投入,低回报
其实类似于零食店的“崩盘”早在之前就已经出现过,过去的几年奶茶店成为了年轻人最受欢迎的创业项目之一。
低投资、高回报,开一间奶茶店似乎是一条迅速致富的捷径。
特别是在社交媒体的推广下,各种“网红奶茶”席卷全国,店铺门前总是排着长队,消费者热衷于尝鲜,甚至为了一杯奶茶愿意排队几个小时。
这种热潮吸引了大量投资者涌入奶茶市场,加盟的生意也火得一塌糊涂,然而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奶茶店的“暴利”神话开始破灭。
最初只要开一家奶茶店,生意就能红火,但短短几年内,随着加盟商的激增,市场迅速变得过于拥挤,竞争日益激烈。
奶茶店的价格战也日益白热化,商家为了吸引顾客,纷纷压低价格。
原本售价在25元左右的奶茶,在一些竞争激烈的区域,价格直接下降到20元,甚至更低。
可这种降价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反而让许多店铺的毛利率急剧下滑。
即使单杯价格看似高,奶茶店的毛利率其实并不高,主要成本集中在原料采购、租金、人工和设备维护等方面。
特别是位于一线和二线城市的店铺,租金和人力成本居高不下,很多奶茶店即使客流量大,依然难以实现盈利。
最为严重的情况是,那些一开始生意火爆的奶茶店,也会面临经营难题。
市场逐渐饱和后,客流量锐减,尤其是在人流量较少的区域,奶茶店往往无法承担高额的固定成本,门店只能在经营困难中勉强维持。
有些加盟商甚至因无法偿还银行贷款或商家费用,最终不得不选择关店或者转手。
参考资料:有人两个月退场,有人日流水过万,零食门店激战县级市场 金融界
新经济观察丨硬折扣零售风口崛起 零食有鸣批发超市跑出千店规模 封面新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