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企业业绩分化:欧派营收预下跌近2成,好莱客净利少5成
近日,多家上市定制家居企业公布2024年业绩预告,家居存量市场竞争加剧,行业进入"总量收缩、结构分化"的新周期,企业成本控制能力、渠道韧性成为业绩分化的核心变量,旧改成为新一轮焦点。
2月18日,广东省定制家居协会副秘书长杨金胜在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年底执行的“国补”政策,对家居行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定制家居企业业绩有10%至20%不等的增长。对于旧改赛道,杨金胜认为,家居企业结合数字化手段打造柔性、透明供应链,保证旧改项目的交付时间和品质,方能取得较大的优势。
业绩分化:个别逆势增长,欧派营收同比下降近2成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在已公布2024年业绩预告的上市定企中,仅有个别几家实现逆势增长。
索菲亚预告显示,该公司预计营业收入为104.99亿元到116.66亿元,同比减少10%~0%,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13.24亿元至14.5亿元之间,同比去年增长5%-1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10.21亿元至11.35亿元。
王立安防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净利润大幅增长,预计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15亿至1.7亿元,2024年净利润下限(1.15亿元)已达到2023年全年净利润的两倍以上,增速显著。扣非净利润1.1亿至1.65亿元,同比增长136%-255%。
在预告中,索菲亚披露,2024年通过降本增效、财务优化实现韧性增长。王力安防通过聚焦高毛利产品、优化供应链效率实现内生增长,四季度净利润环比稳定,安全门、智能锁业务在安防需求刚性支撑下展现抗周期性。
更多的家居企业盈利承压,出现渠道和成本挤压的风险。
例如,行业龙头欧派家居预计2024年营收182.26亿-205.04亿,同比减少10%-20%,净利润同比减少5%-15%,其业绩下滑反映"工程渠道依赖症"的隐患,但其零售端保持较高盈利水平,品牌溢价与全渠道布局或起到了缓冲作用。
好莱客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4年净利润6800万-9000万,同比减少58.57%-68.70%。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处在渠道转型阵痛期的好莱客称因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激励费用摊销有所增加,另一方面面对逆境和行业变化,保持各项费用投入,构建全品类全渠道体系。
而尚品宅配、德尔未来、皮阿诺、顶固集创的预告显示亏损扩大,主因均指向工程渠道应收账款风险、产能利用率不足。
其中,尚品宅配预计2024年净利润亏损1.8亿至2.2亿元,而2023年为盈利约6485万元,从盈利转为亏损,业绩下滑明显。
德尔未来2024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8000万至1.2亿元,同比下滑幅度达351.9%-477.9%,显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恶化。此外,2024年应收账款坏账计提增加1400万元,预告还提到由于订单收缩导致产能开工率不足,固定经营成本未能有效分摊。
顶固集创2024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1.3亿至1.8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38亿元至1.88亿元,而2023年同期分别盈利1985.33万元、692.43万元。公告显示,该司拟计提的信用减值准备和资产减值金额较去年同期增加,但具体数值未披露。
专家:新一轮国补预计二季度起发挥政策效力
业内人士认为,去年家居消费市场整体需求仍处于缓慢恢复中,受此影响,家居企业经营业绩承压。随着国家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落地,存量房翻新需求占比提升,局改拆装需求增加,家居行业消费需求有望迎来积极复苏。
广东省定制家居协会副秘书长杨金胜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去年年底执行的“国补”政策,对家居行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据我们了解,去年第一波的国补政策对定制家居企业业绩有10%至20%不等的增长。前段时间和个别定制品牌沟通了解到,他们有些地区的国补政策比例已经达到了30%。相信今年的政策预计会持续发力。”
杨金胜表示,“国补”政策对于企业规范经营也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原来相对不规范的企业,政策也有利于促进企业完善和规范。”他表示,“从时间预测的角度,新一轮政策从春节开始落地执行,一些地方还没执行。相信一二季度会有所体现,特别是第二季度会比较明显地体现。”
银河证券研报称,2024年的“国补”政策对家居板块公司业绩有显著催化作用,但受订单周期等因素影响预计集中反映在2025第一季度,2024全年业绩暂时性承压。看好2025年龙头公司业绩持续性修复,业绩压力短期内将延续。
在需求总量收缩的长期趋势下,面对行业变局,旧改成为新一轮焦点。
“旧改这个话题很热,在存量房时代可以说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当前不少的定制企业布局旧改业务,我们协会也在筹划成立旧改专委会,还在3月27日开幕的定制家居展上特别策划了旧改专区。”杨金胜说,去年走访了不少企业,想要做好旧改,总结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点是市场调研要精准,要了解哪些区域旧改需求集中,“一个老社区起码要2000户以上的基数才能满足,同时关注当地相关的旧改政策,有政策支持就更好。”
“第二点是企业针对旧改板块,针对性地做一些产品,如微改、局改、快装等适合旧改的产品套餐。第三点是配套服务,比如上门测量、旧产品的回收服务,像有些企业提供旧改期间的消费者住宿、旧物存放等一站式个性化的服务,更能触达消费者。第四点是通过社群、线上线下新媒体等的推广,以及和物业、整装公司等的合作,实现不同渠道切入和资源共享。”他表示。
“最后一点是供应链的优化,旧改项目对交付时间和产品品质都有较高的要求,企业要优化供应链,稳定产品生产效率,同时结合数字化的手段,更灵活透明地把控供应链,才能在旧改业务上取得更大的优势。”杨金胜说。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黄驰波 实习生 詹乐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