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突发轰炸,1000公里导弹首战,俄罗斯中导火力全开惊动西方
俄罗斯军方出动最新研制的伊斯坎德尔-1000型导弹,突破乌克兰多层防空系统,对基辅重要军事设施实施打击。
袭击造成基辅军事指挥中心的通信系统瘫痪,多条加密通讯链路中断,导致乌军西部战区指挥系统出现故障。位于基辅郊区的三套"山毛榉"防空导弹系统在袭击中被摧毁,这些防空装备付之一炬。
基辅东北部德斯纳河畔的军火库被直接命中后发生连环爆炸,爆炸持续近4小时,方圆20公里内的震感清晰可辨。袭击造成35名军事人员伤亡,包括乌克兰空军第25防空旅副旅长。
导弹发射前,俄军出动伊尔-22PP电子战飞机对乌克兰防空雷达实施定向干扰,降低乌方防空系统的探测能力。15枚导弹从不同方向同时抵达目标区域,这种饱和攻击使乌克兰的防空系统应接不暇。
伊斯坎德尔-1000型导弹突破由美制"爱国者"PAC-3导弹、德制"鹰盾"系统和乌克兰本土防空系统构成的防空网,实现对目标的打击。导弹在突防过程中展现出机动性,其飞行轨迹呈不规则"S"形,规避防空导弹的拦截。
伊斯坎德尔-1000的首战表现出色,验证俄罗斯在精确制导和反导突防技术领域的突破。这款导弹采用复合制导系统,集成惯性导航、卫星定位、地形匹配和红外成像等多重制导手段。在终端阶段,导弹能够根据目标特征自主选择攻击角度,确保打击效果。
伊斯坎德尔-1000导弹的射程达到1000公里,较现役伊斯坎德尔-M型导弹的射程提升一倍。其圆概率误差为30米,这意味着在最大射程条件下仍能保持打击精度。导弹采用新型固体燃料发动机,推进性能提升,飞行速度可达5马赫以上。这种高速性能加之突防能力,使其成为突破现代防空系统的武器。
乌克兰得知袭击消息后召开国家安全会议。会议决定全境进入战备状态,各大城市启动紧急疏散预案。要求加快援助先进防空系统的进程。乌克兰驻联合国代表向安理会提交紧急动议,要求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行为予以制裁。
基辅市政府下令关闭所有学校和公共场所,并要求市民避免外出。市区多个地铁站被改造成防空掩体,可容纳超过50万人。乌克兰已请求北约盟国援助更多防空系统,以加强首都防空能力。乌克兰军方已开始调整防空部署,增加机动防空力量,提高防空系统的生存能力。
北约决定向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增派4000名北约部队,加强北约东翼防御。北约将加快在东欧地区部署新一代防空系统的进程,计划在2025年底前在波兰和罗马尼亚部署高空区域防御系统。
这场突袭也对欧洲金融市场造成冲击。欧洲斯托克50指数开盘即下跌,德国DAX指数跌幅达到。能源市场反应剧烈,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在数小时内飙升,触及高位。欧洲天然气现货价格出现涨幅,达到高位。市场担忧俄乌冲突升级可能导致能源供应中断,推高通胀压力。
自2019年退出《中程导弹条约》以来,美国虽投入资金发展中程导弹,但进展缓慢。五角大楼的“陆基中程导弹计划”仍处于研发阶段,尚未产出可部署的武器系统。俄罗斯在中导领域已形成作战体系。
除新型伊斯坎德尔导弹外,俄罗斯还成功部署"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并完成"锆石"导弹的试射。这些武器系统构成一个完整的中程打击体系,能够对北约东翼国家形成威慑。俄罗斯在中导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实战经验,使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将保持优势地位。
此次基辅突袭暴露出北约防空体系的薄弱环节。现有的防空系统主要针对传统弹道导弹威胁,对高超音速武器和复杂突防手段的防御能力有限。五角大楼已开始评估加速发展反高超音速武器系统的可能性,并考虑增加研发预算。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