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杭州六小龙”启动IPO:群核科技冲刺空间智能第一股
开年以来,由云深处科技、宇树科技、深度求索(DeepSeek)、游戏科学、群核科技、强脑科技组成的“杭州六小龙”火爆出圈,日前,群核科技正式递表冲刺港股IPO,成为六小龙中首家启动上市进程的公司。
群核科技正式递表冲刺港股IPO,成为六小龙中首家启动上市进程的公司。
招股书显示,群核科技是以人工智能技术和专用图形处理单元(GPU)集群驱动性的设计和可视化云平台。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招股书发现,群核科技营收已达到6亿元以上,毛利率八成左右,但至今仍未盈利。招股书解释称,由于公司采用订阅模式运营,需要对产品开发及客户获取进行大量前期投资。而在募资用途上,招股书披露将用于海外市场扩张及扩大营销团队等。对于公司是否已有盈利预期及国际扩张能否复制内地市场策略等问题,南都湾财社记者向群核科技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时仍未收到回复。
从空间设计平台到“AI公司”
2月14日,港交所更新群核科技招股书,这也意味着,群核科技正式开始冲刺“全球空间智能第一股”,未来或将成为“杭州六小龙”中首个IPO的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群核科技现任董事长黄晓煌2002年考入浙江大学,随后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获得硕士学位。2010年,黄晓煌放弃继续攻读博士机会,选择加入英伟达担任软件工程师。2011年,黄晓煌回国创业,在杭州创立群核科技。发展至今,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如果按照2023年的平均月活跃用户(MAU)数量计算,群核科技是全球最大的空间设计平台,若从2023年的收入来看,群核科技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空间设计行业参与者。成立至今,群核科技已获得包括IDG资本、纪源资本、顺为资本、云启资本、经纬创投、线性资本、Hearst、Pavillion、高瓴创投、Coatue等多家知名机构的投资。
招股书显示,群核科技是以人工智能(AI)技术和专用图形处理单元(GPU)集群驱动性的设计和可视化云平台。酷家乐及其海外版本Coohom是群核科技的主打产品,酷家乐首个版本于2013年推出。据招股书介绍,这是一款空间设计软件,通过拖放3D模型,用户可用其快速设计并即时渲染呈现作品。其创新性地采用了云端渲染技术,打破了传统设计软件对本地硬件性能的依赖,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主要被用于设计住宅、办公楼、零售连锁店及商业项目。
空间设计项目中的快速渲染有赖于GPU的高性能计算。得益于在空间设计领域的积累,群核科技早早在GPU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所积累,如今,GPU已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凭借早年在GPU基础设施方面的积累和AI应用方面的成果,外界也对群核科技作为AI公司的未来充满想象。
群核科技早在2012年就构建了公司的第一个专有GPU集群。群核科技虽未披露目前拥有的高性能显卡数量,不过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群核科技的GPU集群由超过5400台配备中央系统及定制硬件的高性能服务器组成,于2024年能够平均每天处理710万项计算任务,能够于1.2秒内处理一张典型2K图像,大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AI应用方面,2023年,群核科技开发了3D空间设计领域第一个AIGC产品,2024年,群核科技训练及推出AI模型以生成物理正确的重建和结构化3D场景。招股书显示,于2024年,群核科技利用人工智能功能生成了超过6.4亿张图片,包括平面图可视化、电商产品图片、灯光效果图及其他经优化渲染的图片。群核科技表示,生成合成虚拟数据集的能力,又进一步增强模拟各种场景的能力。有助于深度学习、传感器模拟以及在逼真及物理正确的室内环境中训练人工智能。
依托强大的3D设计数据集、渲染引擎和空间编辑工具,群核科技的另一款主要产品群核空间智能平台通过构建高度逼真且物理正确的合成虚拟数据集,模仿真实世界物理特性和空间关系,使开发者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训练AIGC模型,并增强智能机器人、AR/VR系统及具身人工智能的认知能力。
毛利率八成却仍未盈利
从商业模式上看,群核科技主要采用订阅模式运营。自成立以来,群核科技一直采用免费增值的市场营销模式和产品主导增长策略,具体而言,群核科技先通过提供免费版本的产品,创造低进入门槛,培育用户群体,随着用户对产品的参与度不断提高,许多用户选择升级到付费的高级订阅,成为付费客户。
招股书显示2024年,平台平均月活跃访客数为8630万名,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达到了270万。
截至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以及截至2024年9月30日,个人客户数量分别为31.11万名、39.06万名及41.39万名。同期企业客户的数量则分别为3.31万名、4.11万名和4.55万名。
不过,人数更少的企业客户带来了更多的营收,原因在于,每名企业客户可以带来平均超过万元的收入,而个人客户带来的收入则在200元左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企业客户,订阅收入分别为4.90亿元、5.63亿元和4.64亿元,分别占各期总订阅收入的81.6%、84.8%和84.0%。
从整体营收看,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为6.01亿元、6.64亿元和5.52亿元,呈现出稳定增长的势头。
从营业成本上,群核科技最主要的成本来自服务器成本和互联网数据中心开支及员工福利开支,同期营业成本分别为1.64亿元,1.54亿元及1.08亿元,毛利率分别为72.7%、76.8%及80.4%。
不过,群核科技至今仍在亏损。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经调整亏损净额分别为3.38亿元、2.42亿元和0.94亿元,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与之相应的是,几项挤占利润空间的开支也在逐年下降。其中,销售及营销开支由2022年的3.21亿元下降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2.28亿元,占营收的比重由53.4%下降至44.9%,行政开支和研发开支占营收的比重也分别由18.6%下降至13.9%,由72.9%下降至47.6%。
募资仍将用于扩张
群核科技在招股书中指出,采用订阅模式运营,意味着需要对产品开发及客户获取进行大量前期投资,再通过客户维持订阅产生经常性收入,群核科技也预期随着公司规模经济及经营效益改善,经营开支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将减少。
招股书中尚未披露此次募资的规模,不过在用途上,招股书披露募集资金仍将重点用于营销及研发。
具体来看,其中部分将用于实施国际扩张策略,重点为美国、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同时,为了在全球探索商机并推动新增长,群核科技还将开设新地区办事处,并寻求与设计及可视化行业的领先参与者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同时,还将用于扩大销售团队,在不同渠道持续推广品牌。另一部分将用于提升产品,并将其应用扩展至新的垂直领域及业务场景,以配合现实空间及虚拟环境,还有部分将用于投资核心技术及基础设施,以及持续提升研发能力,具体而言,将用于持续投资于专用GPU集群以支持更大量的并发计算任务,并投资研发新的人工智能应用。
对于群核科技是否已有盈利预期及国际扩张能否复制内地市场策略等问题,南都湾财社记者向群核科技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时仍未收到回复。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赵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