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全国检察机关加强对涉企立案监督、羁押必要性审查等重点案件监督线索受理审查
2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在服务大局中贡献检察力量”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充分运用法治力量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展成效,发布“在服务大局中贡献检察力量”典型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葛晓燕表示,全国检察机关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依法平等保护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运用法治方式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扰乱市场秩序犯罪4万余人,同比上升21%;起诉国企职务犯罪3000余人;起诉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1万余人,同比上升25%。
▲资料图据ICphoto
在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检察机关聚焦高新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等领域,起诉侵犯商业秘密罪200余人,同比上升34%。对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案件提出书面纠正侦查活动违法通知书7000余件次,对涉非公经济刑事案件监督立案260余件、监督撤案410余件。
在强化涉企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方面,检察机关办理涉企民事检察监督案件2万余件,其中涉公司民事裁判监督案件1900余件;办理涉企行政检察监督案件2.5万余件;办理涉企公益诉讼案件1.2万余件。
葛晓燕表示,全国检察机关加强对涉企立案监督、羁押必要性审查、财产措施监督、超期办案监督、刑事申诉审查五类重点案件监督线索的受理审查,共受理3738件,办结2319件。在办案中对各类经营主体坚持诉讼地位和诉讼权利平等、法律适用和法律责任平等、法律保护和法律服务平等,统一司法尺度和司法标准,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促进各类企业共生共赢。
葛晓燕介绍,在工作中,检察机关坚持问需企业,了解需求,增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最高人民检察院赴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工商联走访调研,就整治趋利性执法司法、助力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等重点问题座谈交流、凝聚共识。天津、上海、安徽、山西、甘肃等地检察机关由院领导带队,深入辖区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法治需求,从金融创新、知识产权、网络安全、犯罪预防等多方面提供法律服务。
红星新闻记者 祁彪 北京报道
编辑郭宇 责编 冯玲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