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会议释放的信号
17日上午,最高领导人出席了民营企业座谈会。
上次这个级别的会议,还是在2018年。
时隔6年3个月,再度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了什么信号?
回看2018年11月那次民营企业座谈会,会议共召集了来自计算机、机械、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54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
彼时,美国和我国的贸易摩擦不断,第一次上台的特朗普,悍然打响贸易战会,民营企业和资本市场信心受到冲击。
那时候,民营企业面临较大的外部压力,部分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同时舆论场中出现了“民营经济离场论”等错误观点。
于是在2018年那次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
总书记还指出,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走向更加广阔舞台。
2018年的座谈会,被外界视为民营经济的“定心丸”。
座谈会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优化营商环境、解决融资难题、减轻企业负担等。
然后我们上下一心,顶住了美国的制裁,各方各面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特朗普自己也下了台。
6年后,这个级别的座谈会再次召开了,此时美国台上的人还是特朗普,他又杀回总统宝座,再次挥舞贸易战大棒对中国施压。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需要信心。
从新闻播放的画面中,网友努力地识别出都哪些企业家受邀参会,坐在第一排的是:
宁德时代曾毓群、阿里巴巴马云、飞鹤乳业冷友斌、正泰集团南存辉、宇树科技王兴兴、新希望刘永好、华为任正非、比亚迪王传福、韦尔股份虞仁荣、小米雷军、奇安信齐向东、泰豪集团黄代放、腾讯马化腾、DeepSeek梁文锋。
其中,任正非、王传福、刘永好、虞仁荣、王兴兴、雷军6人作为企业代表,还在现场进行了发言。
根据新闻报道,三个人的出席让人感慨。
一是任正非,78岁的他很少出席会议,此前媒体猜测华为会派个代表,没想到本尊直接到会,还是C位,首个发言。
相较于6年前华为刚被制裁时的遮掩,看来不再需要避讳了,后面的斗争会更明晃晃。
二是马云,淡出公众视野很久的马云参会,虽然没有发言,但他的出现,本身就代表了一个强烈的信号。
三是王兴兴,很多人可能不熟悉他,但春节晚会上扭秧歌的机器人,就是他的公司宇树科技搞的,其四足机器人出口量占全球70%。
这个90年的年轻人,坐在任正非和马云之间,作为企业家代表发言,风头盖过了DeepSeek的梁文锋。
再分析下这次参会企业所在的行业,也很有深意。
首先,此次座谈会的参会阵容“科技感”十足。
既有华为、阿里、腾讯、小米这些行业巨头,也有像宇树科技、DeepSeek等正在打破“天花板”的新兴科技企业。
在当前的中美大环境下,贸易和科技战越来越激烈,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越来越重要。而民企研发的力量越来越强,而且不可或缺。
其次,虽然科技企业拥有更多“席位”,但传统制造业的企业家们也占据了重要位置。
既有比亚迪、宁德时代这样做新能源汽车的,也有正泰集团着种做电器设备的,还有新希望与飞鹤这样的传统农业的。
但最后合在一起,所有参会者汇成四个字:“实体经济”。不管左中右、无论老中青,汇成四个大字:“脱虚向实”。
从这种传统制造业和新兴科技相搭配的布局来看,我们不会学美国那样,放弃制造业全力发展金融。传统制造业+新型科技,才是国家竞争力的根本。
回看2018年的那次座谈会上,企业家们讨论最多的是“减税降费”、“融资难”,而这次会议通稿里,“新质生产力”、“全球产业格局”、“未来产业”成了高频词。
当前,中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大国”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必须双管齐下,才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内,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意味着中国老百姓的收入和生活有保障。
对外,尤其在中美博弈加剧的大环境之下,制造业是坚实依托,而新技术的突破,更需要民营企业冲锋陷阵。
在这个关键时刻,一次最高规格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反映出了国家的态度——
只要你能给国家和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和付出,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就一定会受到国家的支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