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绘张“作战图”毫米肿瘤精准切
肺外科专家、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钟文昭教授团队正在手术。 受访者供图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仍是根治早期肺癌的核心手段。如何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始终是胸外科领域的重大挑战。
近日,由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等四大学术机构联合发布的《肺部流域地形图2.0原理、技术规范及临床应用胸外科专家共识(2024版)》(以下简称《共识》),为这一难题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这项基于人工智能与荧光导航的创新技术,不仅让肺癌手术从“经验判断”迈向“数字导航”,更标志着我国在肺癌精准外科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当“流域地形”遇见荧光导航:肿瘤无处遁形
随着低剂量CT筛查普及,越来越多微小的肺结节被发现,尤其是直径小于2厘米、以磨玻璃影为主的早期肺癌病灶。这类结节犹如“雾中花”,传统手术中医生需依靠经验判断切除范围,稍有不慎可能导致过度切除或切缘不足。
广东省人民医院钟文昭教授团队研发的“肺部流域地形图”技术,首次将人体肺部血管网络类比为“自然水系”。通过高精度CT扫描和人工智能算法,系统可自动生成亚肺段级别的3D血管模型,精准划分出每根血管的“流域范围”。术中配合荧光染色剂(ICG)实时显影,肿瘤所在的“流域边界”在胸腔镜下清晰可见,误差较传统CT定位降低60%以上。
“就像给肺部绘制了一张高清‘作战地图’。”参与《共识》制定的专家表示,2.0版本新增动态血流分析功能,术中可以实时观察染料在血管内的扩散路径,结合术前规划的“流域地形”,医生能直观判断肿瘤与正常组织的分界线,实现毫米级精准切除。
从“切肺叶”到“保肺单元”:四大核心突破
《共识》明确指出,2.0版技术体系通过四大创新,全面优化肺癌手术流程。首先就是肺癌肿瘤定位方面的突破性进展,让8毫米结节无处藏身。钟文昭教授告诉南都记者,传统穿刺定位需在患者清醒时操作,存在气胸、出血风险,且对深部结节束手无策。流域地形图技术通过荧光实时导航,使8毫米以下磨玻璃结节定位成功率提升至98%,术中无需额外穿刺。对于靠近纵膈、肺底等“盲区”结节,亦可实现安全切除。
2.0版的流域地形图另一大优势就是切除更准,创伤更小。据悉,系统将切除范围精确到亚肺段级别,保留肺组织量较传统肺段切除增加15%-20%。临床数据显示,患者术后3个月肺功能仅下降3.8%,远低于肺段切除术的12%-15%。
有了流域地形图的加持,肺癌切除手术效率也得到了倍增。
由于有了标准化的“战略沙盘式”术前规划,使平均手术时间缩短40分钟,出血量减少约100ml。单孔3D胸腔镜联合荧光导航技术,仅需一个3厘米切口即可完成复杂操作。
在一系列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早期肺癌的手术并发症断崖式下降。通过术中快速冰冻与荧光边界的双重验证机制,术后漏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降至3%以下。全国140余家医院开展的3000余例手术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从“各自为战”到“全国标准”:专家共识三大价值
有了不断完善的流域地形图的强力辅助,早期肺癌手术日臻精准、微创且让患者得到了快速康复的效果。
基于此点,钟文昭教授会同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中国抗癌协会非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胸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医学会肺部肿瘤学分会四大学会和来自广州、北京、上海、成都、西安、杭州11大中心的肺肿瘤外科专家们召开了执笔专家讨论会5次,修订并最终定稿《肺部流域地形图2.0原理、技术规范及临床应用胸外科专家共识(2024版)》。
作为我国首个肺部流域地形图技术规范,《共识》的发布终结了以往技术应用的碎片化局面并建立了标准化操作体系。无论是在术前规划阶段,还是在荧光道涵阶段,或是最为关键的质量控制方面,都敲定了最终的标准和执行方法。
《共识》同步破解了复杂手术难题,对背段、舌段等解剖变异区域,手术成功率提升至92%;通过流域分析设计单一切口切除多结节,避免多切口损伤。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专家共识的推出,对于流域地图的基层推广应用更具普惠意义。钟文昭教授告诉南都记者:“简共识化‘流域阻断’操作(无需离断血管支气管),使学习曲线缩短50%,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目前该技术已在县域医院成功开展。”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亮点
未来已来:
人工智能+增强现实开启3.0时代
这部汇聚了全国最强专家们意见的《共识》,并不是流域地图技术在早期肺癌手术诊疗方面的终点,还将继续衍进下去。目前,集成人工智能实时导航和增强现实技术的3.0版本正在研发中。
新系统将实现术中亚毫米级血管自动识别、智能预警血管变异风险、动态调整切除路径的“自动驾驶”模式。预计可使早期肺癌微创手术占比从65%提升至85%,患者住院时间进一步缩短至3天以内。
“这项技术让肺癌手术从‘切得干净’升级为‘切得聪明’。”钟文昭教授表示,随着《共识》推广,未来3年全国50%以上三甲医院将普及该技术,每年惠及超10万患者。在精准医学时代,中国胸外科正用技术创新,为肺癌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