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人大代表张云慨:建议设立市级低空经济联盟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不仅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更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抓手。日前,广州正在加速布局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并将于2月28日起施行《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条例》。在2025年广州市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南都记者发现有多位市人大代表关注低空经济领域,广州市人大代表、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项目管理专家张云慨就是其中一位。
广州市人大代表、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项目管理专家张云慨。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民用航空日班次约1.5万班,而低空经济全面铺开后,无人飞行器的日运行量预计将达百万至千万级。如此庞大的规模,对空域航道、空域探测、智能调度、通信导航、安全防御等基础设施提出了极高要求。”2月17日,在接受媒体集中采访时,张云慨表示,尽管广州已通过地方性法规为低空经济护航,但在发展低空经济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基建、网络、管理系统等缺乏统筹设计,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并存;无人机探测识别、高精度导航等核心技术尚未完全自主可控;基础设施投资周期长、回报慢,市场主体参与意愿较低。
对此,张云慨认为,广州应该强化顶层设计,加强规划引导。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涉及空域管理、通信网络、交通枢纽等多元领域,需政府牵头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建议由市发展改革部门统筹,组织企业、科研院所编制“广州市低空基础设施中长期规划”,明确建设优先级和分阶段目标。同时,针对空域动态分配、数据共享等“卡脖子”问题,设立专项技术攻关小组,集中力量突破瓶颈。
同时,发挥国企主力军作用,激活存量资源。他认为,国企应依托现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例如,通信运营商可整合5G基站资源,建设低空专用通信网络;电力企业可探索“电力塔+导航基站”的复合利用模式。此外,他还建议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国企在导航增强、空域检测、气象监控等领域加大投入,为企业发展低空经济提供基础支撑。
张云慨表示,低空经济的生命力在于应用场景创新。建议广州设立“低空经济创新基金”,支持民营企业研发无人机物流、城市巡检等新模式。同时,推动龙头企业与高校共建“低空技术实验室”,聚焦共性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例如,可联合亿航打造载人飞行器综合测试基地,联合物流企业打造低空物流测试站,打造提供从研发到落地的全链条服务。
“我们还应深化区域协作,推动经验共享。”张云慨介绍道,各省市在低空经济领域各有特色:广东强于无人机制造,浙江长于智慧空管,四川聚焦应急救援。建议广州设立市级低空经济联盟,跨区域定期举办经验交流会,促进技术、人才、产业链协同。同时,鼓励相关部门和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制定,提升广州市在低空经济领域的话语权。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李竹
摄影:南都记者 梁炜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