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头街道举办虚拟创设融合集市 助力精神康复者绽放生活光彩
当前,精神康复者在社会融入中普遍面临多重挑战:社会认知偏差导致就业机会稀缺、社交能力薄弱阻碍人际关系建立、自我价值感缺失影响康复信心。为破解这一困境,福田区沙头街道近年来构建了“康复—赋能—融入”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通过技能培训、心理知识科普、社会实践等多元化路径,帮助康复者重建生活能力与社会连接。此次“虚拟创设融合集市”正是该体系的重要实践,旨在以创意活动为媒介,搭建康复者与社会互动的桥梁。
2月13日下午,沙头街道心理服务室联合上沙社区、下沙社区及围村夜校,组织20名在册精神康复者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融合集市活动。活动现场设置四大主题区域——“新春T恤手绘区”“传统灯笼制作区”“公益义卖展台”及“心理知识宣传区”,通过手工创作、义卖实践、心理健康科普等环节,激发康复者的潜能与自信。
在“新春T恤手绘区”和“传统灯笼制作区”,康复者们化身“创意达人”,用画笔勾勒新春愿景,以巧手编织传统技艺。参与者小陈(化名)举着亲手制作的灯笼感慨:“以前总觉得自己做不了精细活,今天才发现,我也可以成为‘艺术家’!”手工活动不仅锻炼了他们的专注力与动手能力,更通过作品展示让康复者感受到“被看见”的喜悦。
义卖展台上,康复者制作的串珠挂饰、手绘T恤等工艺品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每一件作品既是康复成果的见证,也是情感传递的载体。康复者在社工指导下学习销售话术,与顾客自然交流,实践职场基础技能。
本次活动深度融合职业康复目标,在心理知识宣传区,通过趣味问答、减压游戏和手册发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同时设置“职场礼仪模拟”“沟通情景演练”等环节,帮助康复者掌握社交技巧。街道社工以角色扮演方式,指导他们应对职场中的常见场景,逐步重建社会角色认同。“以前害怕和人打交道,现在觉得交流没那么难了。”参与者小李(化名)在模拟演练后表示。
未来,街道将继续联动专业机构,探索多元化康复路径,通过技能培训、社会实践等模式,为精神康复者构建更包容、可持续的支持网络,助力他们实现从“康复”到“赋能”的跨越式成长。
采写:南都记者 张馨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