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正在夸中国,但代价是什么呢?
过去十年,BBC对中国的报道,鲜有正面形象,绝大多数时候以负面居多。
2月7日,BBC环球广播部的视频账号发布了一期介绍中国科技成就的视频。
这起视频里面既没有以往的阴间滤镜,也没有以往的恶意歪曲和暗示,更没有像以往那样用阴阳怪气的口吻来一个转折。
而是罗列了不少实际数据,介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以及背后的原因,甚至夸起来我们的制度优越性。
一个看完视频也没等到抹黑中国内容的外国网友,在评论区诧异地问:“除了我之外,还有其他人在找BBC那句‘但代价是什么呢’的话吗?”
所谓“但代价是什么呢” (but at what cost),是国内外网友对BBC之前抹黑中国惯用形式的总结。自2012年开始,每当谈到任何关于中国的正面成绩时,BBC的新闻标题往往套路式地加上“代价是什么呢”的反问。
在BBC网站搜索相关关键词,就能看到大量用类似句式作为标题的新闻,比如“中国正变得更加智能,但代价是什么呢”“中国正为埃塞俄比亚创造就业岗位,但代价是什么呢?”……
为什么BBC突然换了画风了呢,其实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归结一句话就是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正所谓“一朝君子一朝臣”,特朗普代表的是昂萨集团登基开始全面废除围绕寄生集团利益,而制定的各项政策。
比如驱逐非法移民、废除LGBT、禁毒等。
寄生集团怎么可能坐以待毙呢?
所以民主党的议员们开始针对特朗普的政策,展开了一系列的批评。
比如,美国参议院民主党议员领袖舒默说:“特朗普一上任就干了很多坏事”
民主党议员伊尔汗·奥马尔就聚众抗议特朗普说他是个独裁者。
民主党议员伊丽莎白·沃伦说:“他正从美国人手里偷走权力”
阿尔格林就说他清洗加沙,威胁了美国的正义,要对特朗普发起弹劾。
在双方的博弈中,特朗普自然也不会认输,命令马斯克成立效率部,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
毕竟每年都要向该机构拨款500多亿美刀,流向BBC的也有小几千万!养活了BBC不少人!于是BBC开始对特朗普政府进行破坏和阻挠。
其实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比如以前有一个行业叫“好评回访”,就是打电话向顾客索要好评,几块钱一条好评。商家用了他们一段时间后,不用了,他们就会故意下单给差评,逼商家一直用他们做好评。
归根结底,倒不是说BBC变了,他只不过是拿中国当枪使,目标是打特朗普而已,不过有一说一,我还是喜欢BBC原来桀骜不驯的样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