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非赶时髦,政府拥抱AI的好处要让公众可感
近日,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在政务外网正式部署上线DeepSeek-R1、V3 671B大模型,通过融合海量政务数据要素,大模型将实现丰富政务服务场景应用。据悉,本次大模型上线工作依托数字广州创新实验室实施,已完成DeepSeek-R1等模型深度适配国产硬件,将通过政务专网算力,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政务办公、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多个领域应用。
作为一款高性能、低成本、开源的大模型,横空出世的DeepSeek正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获得全球关注。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随着DeepSeek的出圈,其不仅在商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来还在政务服务中崭露头角。
就在广州市政务外网全面上线DeepSeek“满血版”的几乎同时,深圳有关方面宣布,已基于政务云环境面向全市各区各部门正式提供DeepSeek模型应用服务,实现了基于DeepSeek的人工智能政务应用一体化赋能升级。此前,东莞、佛山的一些政府部门也接连本地化部署了DeepSeek。
多地政府部门纷纷本地化部署DeepSeek,这一举动透露了什么样的信号?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推动各行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政务服务也不例外。政府部门引入大模型,旨在利用其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提升政务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政府部门本地化部署DeepSeek,显然释放出了其拥抱前沿科技、推动数字化转型的积极信号,这一信号无疑符合公众的期待。
以往,出于技术的限制等原因,民众办理政务事项可能面临流程繁琐、咨询困难等问题。而大模型的应用则有望改变这一现状,实现政务服务“秒批秒办”、智能导办等功能,能够让民众少跑腿、好办事。
在期待享受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之外,公众还希望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合理。而在这方面,大模型的应用也有优势,因为大模型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从而使决策更贴合老百姓的实际需求。
尽管大模型技术在政务和民生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要充分发挥其作用,政府部门还需要在多个方面发力。大模型的运行依赖于高质量的数据,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加强数据采集、存储和共享机制的建设,打破数据孤岛,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除了数据基础建设,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法律法规的完善同样不可忽视。大模型的应用和维护需要专业技术人才,政府应加强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升政务人员的数字素养和技能,才能让AI的赋能收获最佳效用。
大模型的应用可能带来算法偏见、隐私泄露等风险。面对这种风险,一方面政府部门需要建立伦理审查机制,确保科技向善;另一方面,也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确保技术应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DeepSeek很火,但正如有关专家所说,珠三角多地政府部门部署DeepSeek,绝非“赶时髦”,而是基于对区域发展需求的深刻洞察和战略规划。鉴于DeepSeek高性能、低成本、开源的特征,如此强大的工具,只要用好,就一定能为地方政府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乃至产业升级等多个领域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当然,技术是一方面,归根结底,判断其好不好,还要看后续公众的切身体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