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哪吒 2》和 DeepSeek 都出现在了 2025 年的中国?答案就两个字
2025年,中国接连在科技与文化两个领域震撼了整个世界。
《哪吒 2》自 1 月 29 日春节上映以来,票房一路高歌猛进,截至目前,累计票房(含预售及海外票房)已突破 115 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首部票房过百亿元、首部单一市场票房过 10 亿美元、首部全球票房超 10 亿美元的非好莱坞影片,在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上位列前两名 。
而 DeepSeek - R1 自发布以来,也成绩斐然,在世界大模型排名 arena 上,基准测试升至全类别大模型第三,在风格控制类模型分类中与 OpenAI O1 并列第一,其应用还登顶苹果中国地区和美国地区应用商店免费 app 下载排行榜 。
这两部作品,一个代表了文化艺术领域,一个代表了前沿科技领域,它们在 2025 年的中国诞生并取得巨大成功,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而这原因,可以用 “国运” 两个字来概括。
01国运的崛起:从量变到质变
西方霸权,长期以来如同横亘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征途上的巍峨大山,难以逾越。
过去,他们肆意贬低中国制造,诟病产品质量欠佳、缺乏创新活力。
然而,当中国凭借自身实力,在诸多领域崭露头角时,西方的傲慢与偏见被彻底击碎。
从2024年嫦娥六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到六代机试飞成功,再到076型两栖攻击舰下水,这些成就背后是中国工业能力的持续积累和科技实力的飞速发展。
正如马克思所说:“量变引起质变。”
多年来的积累终于在2025年迎来了质的飞跃。
在互联网应用领域,西方曾抛出 “唯有获全球用户青睐,局限于本土发展毫无前景” 的论调。
但当 TikTok 风靡全球,展现出中国互联网应用强大的传播力与吸引力时,西方坐不住了,竟妄图通过立法手段公然抢夺。
光刻机,曾被西方视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断言即便将图纸拱手相送,中国也无法造出。
可华为成功攻克 5G 芯片技术,让西方的 “预言” 沦为笑柄。恼羞成怒的他们,随即筑起 “小院高墙”,加大对中国的技术封锁。
而在人工智能这一前沿领域,西方将其视为最后的 “堡垒”。
他们笃定,人工智能研发需巨额资金投入,且高度依赖高端显卡,无论是资本实力还是技术储备,优势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绝无突破可能。
于是,1 月 22 日,特朗普携手软银的孙正义(代表资本)与 OpenAI 的萨姆・奥尔特曼(代表技术),高调宣布将豪掷 5000 亿美元打造 “星际之门”。
然而,就在西方沉醉于自己的 “宏伟蓝图” 时,中国的 DeepSeek 横空出世。
这一成果,研发成本仅 550 万,所使用的芯片数量也不过几千张,与西方的巨额投入相比,堪称 “小成本” 制作。
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 “不起眼” 的小玩意,却让西方瞬间哑口无言。
DeepSeek 究竟强在何处?
它的先进性举世公认,关键还面向全球免费开放,实际应用效果远超美国同类产品。
这一举措,直接把 OpenAI 逼入绝境,为求生存,OpenAI 不得不连夜宣布放弃收费策略,否则其产品只能面临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
更具戏剧性的是意大利,率先宣布禁用 DeepSeek,却发现国际社会无人响应。
为给自己找个台阶下,意大利竟向 DeepSeek 发邮件,要求对方就如何保护意大利人的隐私作出解释。
可结果呢?
根本无人理会,在强大的技术实力面前,意大利的 “小算盘” 显得如此可笑。
长期以来,中国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已然成为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工业巨兽。
尽管舆论场中,总有一些逆向民族主义者唱衰中国,断言中国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但事实胜于雄辩,随着中国科技实力的日益提升,这类声音正逐渐销声匿迹。
02国运的突破:文化领域的重大胜利
在文化领域,中国同样经历了从模仿到原创的转变。
过去,中国的文化产业常常被诟病为缺乏创新,依赖模仿和流量明星。
然而,近年来,网大、网剧、短视频、短剧、直播等新兴文艺形式,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
在大厂的推动下,它们蓬勃发展,为众多创作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
尽管遭到传统影视圈的诋毁,但大厂凭借自身实力,无视这些杂音,坚定地为新兴文艺形式的发展保驾护航。
此外,《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作品的横空出世,也正在改变这一局面。
这些作品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更在内容和技术上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哪吒2》的票房破百亿,不仅是中国电影市场的胜利,更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体现。
它证明了中国的观众不再满足于低质量的娱乐产品,而是对高质量、有深度的文化作品有着强烈的需求。
这种需求的转变,推动了中国文化产业从“流量为王”向“内容为王”的转型。
诚然,中国文艺圈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行业内等级森严、资源过度集中、新人难以出头等现象,严重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这种封闭的圈子文化,不仅限制了优秀人才的成长,也导致了大量低质量作品的泛滥。
变革,刻不容缓。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哪吒2》正是这种民魂的现代诠释。
03国运的启示:打破旧秩序,建立新秩序
《哪吒2》和DeepSeek的成功,背后是中国国运的崛起。
它们不仅是文化与科技的胜利,更是中国工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制度的胜利。
饺子导演的动画片《哪吒 2》,无需依赖那些负面新闻缠身的明星,而是依靠一群默默付出、加班熬夜的程序员和特效师。
他们用精湛的技术,为观众打造出一个美轮美奂的神话世界。
在这个春节档,那些徒有其表的明星作品无人问津,而凝聚着普通打工人心血的《哪吒 2》却大获成功,这是市场对真正用心创作的认可。
近日,饺子导演接受采访时,发生了一件趣事。
有人声称他身穿价值几万元的某奢侈品牌毛衣,在他们的认知里,影视圈内人似乎都离不开奢侈品,以此彰显身份。
但很快便被辟谣,饺子所穿毛衣实则为 400 多元的国产货,脚上的运动鞋也不过 500 多元。
这一事件,深刻反映出新旧文化产业从业者观念的巨大差异。
在传统封建门阀化的文艺圈,奢侈品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是从业者向上攀爬的 “敲门砖”;而像饺子这样站在新时代工业力量之上的创作者,自身实力便是最耀眼的光芒,无需借助奢侈品来装点门面。
文艺领域的冲击,我们不难发现其背后的共同力量 —— 中国强大的工业实力。
中国通过持续的工业积累和技术创新,终于在2025年迎来了质的飞跃。
正如邓小平所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然而,国运的崛起并非一帆风顺。
未来的挑战依然严峻。
西方在技术封锁、舆论打压等方面的动作不会停止,中国需要继续坚持自主创新,打破技术壁垒。
同时,文化产业也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打破封建主义的桎梏,为更多优秀人才提供机会。
西方霸权的山挡在那里又如何?
迟早会被翻过去,甩在身后。
这就是发展的意义,更是发展的胜利。
未来,随着中国工业能力的进一步增强和文化产业的持续繁荣,我们有理由相信,更多的“国运级”事件将不断涌现,中国将在全球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THE END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