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重庆燃气集团
2月14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
该企业未深刻汲取教训、整改不力,拟给予从重处罚——处罚金共计810万元。同时,成立专项工作组入驻该企业,开展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
这集团真是牛通。
2024年4月,有人在网上曝光说自己用的重庆燃起公司多收费,随后引发共鸣,生成自己家的天燃气收费同样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是,面对网络铺天盖地的质疑,重庆燃气公司直接是“否认三连”,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直接拒不承认自己有问题。
后来,事情闹大了,官方介入调查,最终确认重庆燃气集团确实存在多计多收燃气费问题。
于是,上级给出了严厉的整改措施,而且当时重庆燃气的一把手也因此被撤职。
本以为这是个惨痛的教训,他们一定会连夜制定方案,抓紧进行落实。
但现在才发现,虽然受打击力度挺大,但这家企业并未深刻汲取教训,而且落实整改责任不到位,整改工作流于形式、推进不力。
通报里面说了:
目前他们仍然存在抄表周期混乱、违规估抄、错抄、抄表力量配备不足等问题,涉及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
不由感叹,明知有错,坚决不改。为何重庆天然气集团就这么硬气?!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重庆燃气集团因燃气公司两次因收费异常问题被通报和处罚。
这一幕让人错愕。
但这一幕更应该引人深思:
重庆燃气公司何以如此?
就算是行外人来看,有几个问题也很明显。
多了不说,就说三个主要的——违法成本太低,垄断地位作祟,整改走过场缺乏监督。
就这三点放在这里,如果不对症下药,老毛病好不了。
不服来辩!
就比如说一个“违法成本太低”。
去年重庆燃气多收的气费超过 285 万元,最后只是清退就完事了。
今年因为高估预收、错抄错录涉及的金额差不多也超过 180 万元。
最终,对重庆燃气罚款810 万。
这810万罚款看似不少,但跟它一年 26 亿的营收比起来,能起不到什么震慑作用?
如果是你一年赚26亿,罚你810万,你会不会有痛感?
说到底,罚酒三杯的事儿,谁会真的往心里去?
不过应当肯定的是当地的态度。
重庆燃气毫无疑问是当地的纳税大户,但当地没有因此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处理这事儿。
一年之内罚他两次,说明当地一直在关注,一直在重视这些民生问题。
重庆燃气事件暴露的不仅是相关企业的失责,更是当地领域“垄断病”的病症反映。
水电气等公共服务,关乎千家万户的信任底线,本质上从来不是企业的市场经济行为。
如果这些涉及民生的企业继续“与民争利”,而且监管也仅仅停留于“罚酒三杯”的程度,那最终透支的只会是社会公信力。
重庆天燃汽公司的问题,是不是仅仅在重庆?
各地都应该回头看,认真看。
抓住一起,打击一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