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狂人”韩红:终身未嫁,却有一个25岁的儿子,经历了什么?
“我看到爸爸妈妈就这么走远,留下我在这陌生的人世间”
2001年,韩红演唱的一首《天亮了》句句催人泪下,感人肺腑,十年后,一个12岁的男孩也演唱了这首歌曲,让现场的观众潸然泪下。
这个小男孩就是韩红收养的儿子韩厚厚,也是25年前贵州缆车事故的幸存者,这首《天亮了》的主人公。
但鲜为人知的是,韩红其实是因为儿子韩厚厚的经历,才开始走上了“散财童子”的不归路。
不仅参与积极公益事业,成立“韩红慈善基金会”累计捐赠十几亿,甚至还收养了超过280个孤儿,带给他们家的温暖。
那么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能让韩红从此开始投身公益事业呢?韩红又为什么会选择收养韩厚厚呢?
父母意外双亡
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马岭河峡谷景区,数百名游客排队等待乘坐缆车。由于管理疏忽,小小的缆车里挤满了远超规定人数的乘客。
其中,一对来自广西的年轻夫妇潘天奇和贺彦文,带着他们两岁半的儿子潘子灏,也在这拥挤的缆车中。
缆车在上升时,突然不堪重负缆绳断裂,车厢坠落山谷。
在这生死攸关的瞬间,潘天奇和贺彦文夫妇本能地将年幼的儿子高高举起,用自己的身体为孩子筑起了一道生命的屏障。
缆车重重地摔落在水泥地面上,潘子灏因为父母的保护奇迹般地幸存下来,而他的父母却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场惨烈的缆车事故震惊了全国,韩红从新闻报道中了解到这个故事,被父母舍身救子的壮举深深震撼,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于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歌曲《天亮了》就此诞生。为了更好地体会当时的情景,韩红特地去乘坐缆车,感受那种悬在半空中的无力感和恐惧。
在创作过程中,她仿佛置身于事故现场,感受着潘子灏父母在生死关头做出的艰难抉择,以及他们对孩子深沉的爱。
这首歌不仅唱出了潘子灏的遭遇,也唱出了韩红内心深处对爱的渴望和对生命的敬畏。
韩红收养潘子灏
韩红的童年其实也并不幸福,父亲在她六岁时去世,母亲忙于工作,将她送往北京的祖母家抚养。
在祖母家,年幼的韩红小心翼翼地生活,努力讨好祖母,渴望得到关爱。她包揽家务,甚至谎称自己不爱吃肉,只为让祖母安心。
祖母临终前,嘱咐韩红“要做个好人,做件好事”,这句话深深地烙印在韩红的心里,成为她人生的座右铭。
多年后,当韩红看到潘子灏的遭遇,她仿佛看到了儿时的自己,那个渴望爱与温暖的小女孩。
韩红与潘子灏的初次见面时,当韩红轻声呼唤他的名字,潘子灏默默地走到她面前,紧紧地抱住她,放声大哭。
那一刻,韩红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她决定收养这个孩子。尽管经纪人曾劝她慎重考虑,担心收养孩子会影响她的事业,但韩红心意已决。她还为潘子灏改名为韩厚厚。
从此,韩红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不再是舞台上光芒四射的歌星,也是一位普通的母亲,为孩子洗衣做饭,陪他玩耍,给他讲故事。
她学习育儿知识,努力做一个合格的母亲,给予韩厚厚无微不至的关爱。然而,缆车事故的阴影始终笼罩在韩厚厚幼小的心灵上。
他对密闭空间有着深深的恐惧,即使是坐在有窗户的跑车里,也会感到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头晕目眩的症状。
她知道,这将是韩厚厚一生都无法抹去的伤疤,她能做的,就是尽全力去保护他,帮助他克服心理障碍,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
有一次,韩厚厚高烧不退,韩红放下手头的工作,彻夜守候在病床边。迷糊中,韩厚厚紧紧地抱住韩红,喊了一声“妈妈”。
这声迟来的“妈妈”,让韩红泪流满面,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要好好照顾这个孩子的决心。
韩红的“大爱”
韩红的爱,不仅给了韩厚厚,也给了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她收养了300多个孤儿,并在贫困山区建立希望小学,为孩子们提供学习的机会。
她将自己大部分的收入都投入到慈善事业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祖母的遗言,也诠释着“大爱无疆”的真谛。
2005年,韩红带着一首充满希望与力量的歌曲《天路》登上春晚舞台,这首歌唱出了西藏铁路的伟大,也唱出了韩红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在事业的巅峰时期,韩红并没有沉迷于名利,而是选择继续投身慈善事业。她不仅关注儿童,也关心孤寡老人,为他们捐款捐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她总是说:“我小时候没能好好照顾奶奶,现在看到养老院的老人,就会想起奶奶,希望他们都能健康快乐。”
韩红的慈善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她也曾面临质疑和非议。有人质疑她作秀,有人质疑她资金去向不明。
韩红的“慈善基金会”
面对这些质疑,韩红没有退缩,也没有辩解,而是选择用行动证明自己。她公开捐款明细,接受公众监督,用透明的运作方式回应质疑。
她曾说:“如果我有钱,就应该这样做,这没有什么好炫耀的,也不需要别人的赞扬。”
在河南暴雨灾害中,韩红被拍到拿着物资“摆拍”,她没有回避,而是坦然回应:“有人说我作秀,我邀请大家一起来作秀。”
她曾在镜头前多次落泪,也曾因为直言不讳而被指责情商低,但她从不在意这些评价,她只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韩红基金会是目前国内最透明的慈善机构之一,每一笔善款的去向都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监督。每次灾难发生时,韩红总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为灾区人民送去物资和希望。
多年来,她帮助了无数家庭,也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她说:“我从不需要表扬,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韩红基金会”这五个字,已经成为了一种信誉的象征,也代表着韩红对慈善事业的执着和奉献。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