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台青年元宵晚会背后:大湾区记录共同的成长与创业经历
“我携山,我携海……迎明天,迎期待……”2月12日晚,万家团圆之时,粤港澳台青年在“月满City Ai聚湾区——2025粤港澳台青年元宵晚会”舞台上,共同欢庆家国情怀共融的时刻。
投身中医药领域、跨境电商助力品牌出海、为医疗领域注入创新动力……13日,多位登上了晚会的嘉宾向南都、N视频记者分享了他们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活与创业经历。从“City不City”的潮流脉动到“AI意盎然”的家园温度,这场元宵晚会记录的是,粤港澳台青年与大湾区共同成长的点滴印记。
元宵晚会现场。
元宵晚会联结湾区青年
澳门创业青年黄滋才在元宵晚会上分享了他亲历横琴发展、与横琴共成长的感受。
早期,黄滋才就职于一家从事中国和葡语系国家商贸咨询的公司。因看好澳门、横琴的中医药产业发展,他跨行投身中医药领域。
“当时,横琴的交通和基建都不完善,仅从澳门往返横琴,不算洽谈时间,交通至少就要花费2到3个小时。而如今,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推进,横琴从新区发展为生活区,道路和基建不断完善,现在从口岸到横琴的任何地方,基本都能在二三十分钟内到达,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他回忆道。
黄滋才一家在横琴“澳门新街坊”新家里欢度春节。受访者供图
现在,黄滋才任职于一家位于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的企业。2024年7月,黄滋才的女儿呱呱坠地,新生命的降临,为其一家添喜添福;同年12月,他们一家搬进了位于横琴“澳门新街坊”的新居,这是横琴首个专门为澳门居民量身打造的综合民生工程,其认购数量已超1300套。
濠江中学附属横琴学校也于2024年9月正式开学,这是内地首间澳人子弟学校,学校就在黄滋才家所在小区的边上。他憧憬着女儿背着小书包、蹦蹦跳跳去上学的可爱模样,内心满是对未来日子的美好期许。
黄滋才告诉南都记者,元宵晚会的互动环节中,另一位澳门青年缪永锐分享其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日常工作模式,勾起了他早些年前因业务需要前往横琴深合区洽谈业务的回忆。
“四地青年合唱歌曲的歌词格局宏大,佛山Citywalk节目将这座城市的非遗韵味与现代文创创意结合……大家都融入其中。”台湾青年徐铭鸿也感慨道,通过这场晚会,他感受到文化的同根同源。
“广州老城区的建筑风格和我小时候在台湾住的三合院很像;看到香港‘的士’有老爷爷在开车,和台湾一样。”他说闽南话,同台青年说粤语,在徐铭鸿看来,大家互相学习对方语言,无形中拉近距离。
“说到过年,小时候在台湾,过年可热闹了,除夕前一天就开始放烟花,还有庙会,跟潮汕拜老爷似的,我们拜土地公,庙附近摆满夜市摊子,好玩得很;像潮汕、河源、梅州等地,年味就很重,祝福语挂嘴边,串门送吃的,氛围特别好。”
从唱跳歌手、舞台剧演员到餐饮、宠物、互联网等行业连续创业者,十年多时间里,徐铭鸿在中国的百个城市留下了脚印。2023年,他在广州设立网络直播培训工作室,通过“青年夜校”这一平台,联结更多对短视频、直播感兴趣的“同路人”。
“通过社交媒体软件等新方式,年轻人也有自己的年味。不管咋过,开心就好。”徐铭鸿说。
交流经验共谋发展路
每周一、周二在横琴出诊,周三和周六在澳门接诊,周四和周五在珠海深造。随着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照进现实,“一周三地”的工作节奏,对澳门医生缪永锐来说已是日常。
“为积累经验,我在珠海投资药房,并参与医疗科技公司的研发工作。然而,初期的资金投入和运营压力让我倍感艰难。但横琴为澳门青年提供的创业补贴、税收优惠和人才公寓等多项扶持措施,大大降低了我的工作与生活成本。”他告诉南都记者。
缪永锐。受访者供图
在粤港澳大湾区,缪永锐结识了许多来自不同领域的人才。“我与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合作,结合彼此专业优势,共同研发了一款新型的皮肤治疗器械。”这种合作模式,让他意识到,大湾区的多元产业生态和开放的创新环境,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我计划借助横琴与澳门的平台和资源优势,把葡语国家的农产品及大宗商品引进国内,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出份力,这也将是我今年新的重要业务板块。”澳门创业青年黄滋才告诉南都记者,在元宵晚会上,他了解到另一位澳门创业青年周运贤的跨境电商业务——助力国内产品出海,同时引入葡语国家的优质产品,这对他未来工作有所启发。
“我们是最早一批来横琴创业的澳门青年。”2015年,周运贤及其团队踏进横琴,创办了珠海横琴跨境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跨境说”)。这家致力于跨境电商公共贸易服务平台建设的企业,诞生于澳门,成长于横琴。
“做跨境电商,技术开发的创新动力来自青年,产品设计也会更多结合青年喜爱的潮玩、IP等元素,顺应网购潮流,把握用户需求。”在他看来,每个时代的青年,奋斗方式各异,“当下高质量发展很多靠创意推动,像‘懒人发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青年为追求便捷而激发的创造力。”
黄滋才也认为,澳门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从事外贸行业有很大优势。“我们在中西文化交融的澳门成长,所具备的国际视野和人际交往能力,是从事外贸行业的有力优势。”
2024年9月14日,梅龙高铁开通运营当天,周运贤乘坐首趟由广州东开往梅州西的列车,感叹高铁的开通,大大节约他回乡投资和发展的成本。
“新的一年,我们除了深耕葡语国家市场,还计划发力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市场,为中国‘智’造出海,探寻更多路径。”周运贤说。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梁令菲 实习生 吴潇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