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赌养黑”,有受害者被迫卖4套房还债 涉黑团伙主犯获刑20年
2月1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5件检察机关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典型案例,其中“罗某明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值得关注。
据悉,2008年以来,被告人罗某明带领被告人王某登开始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镇、东桥镇等地赌场混迹,并通过放“水钱”收取高额利息。2012年起,被告人罗某明、王某登在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拓展贵州老乡赌博圈,陆续招揽被告人詹某、陆某会、李某刚、李某龙等人在黄埭镇东桥一带通过开设赌场、发放“水钱”,逐渐积累资金,发展涉赌人脉关系。2013年10月22日,为排除竞争对手、争抢赌客资源,被告人罗某明纠集手下持砍刀、钢管、鱼叉等工具,在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西桥村与他人斗殴,后罗某明团伙在苏州市黄埭镇一带站稳脚跟,并开始有组织地实施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资料图片 图据图虫创意
2013年以来,为进一步壮大势力、谋取非法利益,被告人罗某明陆续纠集、吸收被告人麦某伟、龙某、卢某平等10余名刑满释放人员和社会闲散人员,通过发放工资、聚餐娱乐、派发红包、善后安抚等方式对组织成员进行拉拢、控制,采取训斥、调岗、开除等方式对违反纪律、背离组织的成员实施惩戒、立威,逐渐形成了以罗某明为组织者、领导者,詹某、王某登、陆某会为骨干成员,麦某伟、龙某、卢某平为积极参加者,杨某全等人为一般参加者的黑社会性质组织。
该组织长期盘踞在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无锡市新吴区鸿山街道等城乡交界地带,利用位置隐蔽、监管薄弱等条件,以开设赌场、高利放贷为基础和资金来源,以暴力为后盾排挤竞争对手、维护非法利益,“以黑护赌”,实施敲诈勒索、寻衅滋事、非法拘禁、故意伤害等违法犯罪活动,保障非法债权实现,攫取巨额经济利益,并通过豢养组织成员、租赁场所、摆平事端、提供治疗费用、安抚善后以及组织成员娱乐和挥霍等,“以赌养黑”,维持组织的运行、发展。
2013年10月至2021年5月间,该组织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有组织地实施了聚众斗殴、开设赌场、诈骗、敲诈勒索、寻衅滋事、非法拘禁、故意伤害、诬告陷害等51起违法犯罪,涉及两地10余个乡镇(社区),受害群众100余人,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
该组织通过实施大量违法犯罪活动,非法控制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无锡市新吴区鸿山街道等城乡交界区域的高利放贷、赌博等非法行业,干扰他人正常生产、经营、生活,在当地造成恶劣影响。通过采取暴力手段,非法逼讨债务,称霸一方,对当地群众形成心理强制、威慑,致使多名合法利益受损的群众不敢通过正当途径举报、控告。如该地区被诈赌的农村居民张某仙等人被迫变卖4套拆迁安置房,偿还非法债务。该组织实施民事虚假诉讼、诬告陷害等违法犯罪,多次干扰破坏国家机关工作秩序,还通过拉拢、腐蚀国家工作人员,寻求庇护,逃避打击,坐大成势,严重破坏了政府公信力和司法公正。
本案由无锡市公安局新吴分局侦查终结,向无锡市新吴区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新吴区人民检察院于2022年11月15日,向新吴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022年12月31日,新吴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聚众斗殴罪、开设赌场罪、诈骗罪、敲诈勒索罪、寻衅滋事罪、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诬告陷害罪,数罪并罚,判处罗某明有期徒刑二十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其余被告人以其参与之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至一年六个月不等和相应的财产刑。宣判后,部分被告人上诉。2023年4月21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红星新闻记者 祁彪
编辑 张莉 责编 邓旆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