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订单达3亿元,这一企业研发总部计划今年在蓉投入建设
切割钢板、除锈、抛光、打孔,组装成型……今日(2月12日),位于成都新津区的济通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通股份”)车间内,260余名员工全员上岗,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为3亿元的储备订单按时交货奋战着,向着年产值增长30%的目标冲刺。 作为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济通股份产的新津“智造”——智能桥梁支座、伸缩装置等系列产品,已在国内30余个省市重点工程中实现应用,更出口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该企业的总部研发楼也将投入建设,将研发更多智能先进的结构连接和减隔震产品。
储备订单达3亿元
力争全年目标产值增长30%
作为国内智能连接件领域的领军企业,济通股份的发展轨迹印证着“专精特新”的成长密码。
自2016年成立以来,该企业聚焦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的核心连接技术突破,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桥梁支座、伸缩装置等系列产品。
“支座以及伸缩装置等结构连接件是土木结构间的承力构件,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等领域。”济通股份总经理景波告诉记者,通过独具匠心的结构优化设计并植入物联网传感器,这些“工程关节”实现了对位移、应力等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使传统基建迈入智慧管养时代。“我们的产品不仅要解决结构安全的基本需求,更要为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景波介绍,济通的产品已在国内30余个省市重点工程中广泛应用,连年保持超高的复合增长率,稳居行业第一梯队。“今年,我们力争全年实现产值增长30%,而在一季度目标产值为1亿元。”景波说。
机器的轰鸣声、叉车的往来穿梭声,车间内260余名员工为目标奋战着。“目前,我们已有3亿元的储备订单,全员在岗,产线满负荷运转。”景波说。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总部研发楼正在“路上”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四川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四川省瞪羚企业……济通股份的“身上”有太多关于创新的“标签”,也正是如此,其产品不仅畅销国内,更出口至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
与企业生产车间一路之隔,是济通股份在2025年计划建设的总部研发楼。
“目前正在落实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景波说,待研发楼建设完成后,济通股份将联合物联网、新材料等领域领先科研单位,进一步研发具备自适应能力的韧性基础设施技术,推动新一代基础设施物联网的应用变革。
让景波感慨的是,在项目筹建过程中,新津区相关职能部门主动对接企业,为企业带来扶持政策,同时解读申报细则,让企业应享尽享。“真是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用心用情服务企业,确保新的一年开好局、起好步。在新津,各职能部门主动服务、靠前解决企业和项目的具体问题,全力以赴抓经济、稳增长,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周小橙 红星新闻记者 雷浩然 摄影报道 部分图据新津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于曼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