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救人的“白龙马”走了,留下了什么?
让浩然正气激荡社会人心,靠的正是记住的力量
伊“马”已逝,侠义长存。
2月11日晚,噩耗传来。跟随主人勇敢下水救人的“白龙”,永远离开了我们。
几天前,湖北仙桃汉江江畔上演了一场生死竞速。一匹骏马与三名救援者,联手冲入水中与时间赛跑,成功救回落水者。网友盛赞:“人和马,都是英雄!”
白马名叫“白龙”,今年7岁,相当于人类青壮年时期。在湍流冰冷的江水中,“马”符其名,它化身浪里“小白龙”协助主人破浪救人。
上岸后,视“白龙”为挚友的主人依立拜,第一时间为它刮去身上湿透的毛发。但第二天清晨,“白龙”发起高烧。直至2月11日,再次高烧,病情恶化,后经检查是患上突发肠绞窄。为全力救治,湖北省内优秀兽医专家,各方力量紧急赶赴仙桃。可惜的是,它最终还是离开了。
此前,仙桃为救人的“白龙马”召开专场表彰会,为它头戴大红花,还准备了好吃的玉米草料。奋力救人的它,陪同主人一起,让见义勇为的义举被更多人知晓。一座城表彰一匹马,一匹马的生死,牵动却不止是一城人心。
虚拟空间,人们的悲切共情却无比真实。有不少网友在留言区为马儿讣一首悼词,比如“侠骨照汉水,踏浪救人英魂永驻;悲风泣楚地,天界骋驰骏魄长存”。人们的担忧祈祷,源自一种朴素的愿望——好人当有好报,好马当驰骋千里。
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救人于危难之中,助人于急需之时。见义勇为的英雄们也可能遭遇创伤,给为他人提供温暖援手的他们,提供温暖援手,不让英雄心凉,才会有更多人愿意拿起善意的接力棒,书写无私救人的人间大爱。
今时今日,厚待见义勇为者已成社会共识。确保每一位英雄得到应有的认可和肯定,对其进行长期跟踪和关怀帮扶,比一时聚光灯的照耀,更重要。看见英雄的后顾之忧,用更细致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保障,为义举兜底,既要重奖励,更要重保障,才是故事应有的结局。
此次,“白龙”救人生病后,主人焦急却并不无助,当地优秀的兽医专家为它全力诊治。全国各地的朋友、热心兽医,也纷纷给依立拜打来电话,群策群力、参与远程救治。
这一幕守望相助,英雄心暖,也让人想起那家让无数人牵挂的“英雄火锅店”。去年8月,北京一家火锅店店主栾留伟为救落水儿童,不幸牺牲。很多人来到他生前和妻子经营的店排队吃饭,也有人放下钱,拔腿就跑。今年1月,有记者回访发现,店内生意仍然火爆。人们对英雄的追思,仍在继续。让浩然正气激荡社会人心,靠的正是记住的力量。
“白龙”走后,有人提出为其塑像,有人提出赠送新马,亦取名白龙以纪念……情同此理,新闻事件的热度会消退,对英雄的抚慰则应当更为妥帖和持续。一人兴善,万人可激。为见义勇为者提供更为有力细致的保障,才能破除“见义不敢为”的困境。
具体而言,可以推动见义勇为认定更加规范化,杜绝轰轰烈烈表彰过后就无人问津,进一步消除见义勇为的后顾之忧,守护人性光辉,让勇为者安心。
感谢英雄的马儿,愿“白龙”在天上继续撒欢奔跑。也希望每一位挺身而出的英雄,都被善意环环相护,“好人有好报”“有德者有得”,引导全社会形成仗义出手、守望正义的道德风尚。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林静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