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常会部署务实管用举措稳外资,专家谈为何“投资中国”
据新华社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强2月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提振消费有关工作,审议通过《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会议指出,外资企业在吸纳就业、稳定出口、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要拿出更多务实管用举措稳存量、扩增量。
▲资料图片 图据IC photo
2月11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接受红星新闻采访表示,中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产业结构比较完备、劳动力素质高等吸引外资优势,但仍需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方面持续努力。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认为,由于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我国引进使用外资的思路也应与时俱进,让外资对于促进中国经济高水平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
高质量吸引外资
国常会提出,要有序扩大自主开放,深化相关领域开放试点,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要求,优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范围。要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加大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支持力度,鼓励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优化外资并购规则和并购交易程序。
白明表示,近年来,中国的科技企业拿出了具有突破性和引领性的成果,也让外资企业持续看好中国市场。因此,在高科技等新兴领域扩大投资,既符合稳外资的需要,也更符合优化外资结构的需要。
白明认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外资的质量比数量更可贵,应当让外资对于促进中国经济高水平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如果说外资来者不拒,可能很容易做到。但是通过引进高质量的外资,引领产业升级,更难能可贵。”
如何为外企人员往来提供更多便利?
注重出行、消费、通讯等需求
会议提出,要在政府采购等工作中做到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拓宽外资企业融资渠道,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要做好外资项目服务保障,在入出境、停居留等方面为外企人员往来提供更多便利。
对此,苏剑表示,真正做到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需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加以完善。如对外资企业提供什么样的营商环境和法律法规,对内资企业也要采取相应的办法,通过不断对外开放来倒逼国内改革,从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苏剑指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外企人员往来提供更多便利非常重要。
他举例,目前依然有很多外国人没有开通移动支付,不会用手机打车、点外卖等,由于国外的支付手段在中国不能使用,国内现金使用场景越来越少,这给他们的生活和消费带来困扰。同时,还需不断提升国内获取资讯的便利性。对于做生意的人而言,有时候一条及时的信息,有可能会带来很大的收益,或避免很大的损失。因此,需为外企人员在国内工作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具备超大规模市场等优势
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在苏剑看来,中国市场自身的特点,对外资依然有强大吸引力。
“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苏剑认为,外商外资到中国来,生产的产品面对这么庞大的市场,可能不需要出口就可以销售得很好,这是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具有的优势。
同时,中国的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完备,外商投资所需要的各种东西在中国都能够以更便宜的价格得到满足。
此外,中国的劳动力素质较高,目前大学毕业生占新增劳动力的一半以上,这个是其他国家很难比拟的优势。
苏剑表示,外资稳存量、扩增量的关键,就是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同时,尽量避免国际经济和政治方面的纷争影响到外商投资。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张炎良
编辑 张莉 责编 李彬彬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