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DeepSeek大模型能做什么?多家医药公司回应
“DeepSeek”让AI加速渗入医药产业上下游。中国人工智能(AI)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日前发布其最新开源模型DeepSeek-R1,并同步开源模型权重。
今年2月,南都记者注意到,恒瑞医药、东软集团、医渡科技、鹰瞳科技等在内的多家医药上市公司接入DeepSeek,应用场景包括医疗人工智能系统、升级智能预问诊、病历生成与质控等核心医疗AI应用等方面。截至发稿前,与DeepSeek合作的上市公司数量还在上升。
多家医药上市公司接入DeepSeek
春节前后 ,DeepSeek在资本市场的热度持续升高。在互动平台上,DeepSeek也成为众多投资者向上市公司发问的关键词。
记者注意到,在医疗赛道的巨头企业,包括恒瑞医药、东软集团、医渡科技、嘉和美康等企业纷纷官宣接入DeepSeek。
2月8日,记者从恒瑞医药了解到,公司春节后已发布内部文件,决定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DeepSeek应用工作,并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将DeepSeek应用情况作为各级干部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文件要求公司各体系、各部门需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制定详细的DeepSeek应用计划,于2025年2月25日前发送至公司管理总部办公室,此举在于积极顺应人工智能发展新趋势,推动AI技术在业务场景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与此同时,恒瑞医药还将组织DeepSeek应用经验交流会,分享最佳实践,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将对各部门的应用进展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推进。
同日,记者从东软集团了解到,东软“领智”智能体应用开发平台与DeepSeek已实现完全适配,提升任务规划和分解能力,优化事务处理流程,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高效的解决方案,该平台已在人社、医保等多领域全面落地应用。
东软“领智” (IndustraMind) 智能体应用开发平台是面向政企客户,开发、部署及管理智能体应用 (AI Agents) 的基础框架。它既支持单一业务场景智能体应用开发,也能够支持全业务/多业务混合场景智能体应用开发,支持开源模型(如DeepSeek, LLaMa, Qwen系列模型)以及闭源模型本地化部署,助力客户最终实现以“交互智能、事务智能、认知智能、决策智能”为本质特点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目前,东软公司级算力平台也已全面部署DeepSeek-R1模型,支持技术研发和客户升级调用。东软的智能预问诊、病历生成与质控等核心医疗AI应用将陆续完成DeepSeek接入,通过知识蒸馏技术,实现精准且成本有效的医疗领域大模型。
除此以外,在公开平台上,不少医疗领域公司提及将DeepSeek的模型接入公司自研的人工智能系统。
例如,智云健康宣布将DeepSeek-R1模型接入公司自研医疗人工智能系统"智云大脑"。医渡科技已将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整合至公司自主研发的"AI医疗大脑"YiduCore。
嘉和美康则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经接入DeepSeek,正在进行专业领域内的训练,后续将基于DeepSeek模型升级目前已有的医疗AI应用(临床辅助决策、病历内涵质控、智能分诊、病历生成等),同时还将探索面向临床专科应用场景(急诊急救场景、重症管理场景等)的新应用。
部分医药公司虽然尚未接入,但也表示在重点关注。其中,信邦制药在回应投资者提问的能否用DeepSeek的模型提升电子病历分析等能力,公司则表示将会持续关注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发展。
DeepSeek大模型为何突然爆火?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日前发布其最新开源模型DeepSeek-R1,并同步开源模型权重。
深度求索官网显示,DeepSeek-R1 在后训练阶段大规模使用了强化学习技术,在仅有极少标注数据的情况下,极大提升了模型推理能力。在数学、代码、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上,性能比肩 OpenAI o1 正式版。
新华社文章对此评价,这一进展破解了全球人工智能产业长期以来“堆算力”的路径依赖,其影响波及资本市场。
随着DeepSeek热度的升温,如何使其赋能于医疗健康领域应用?
从政策端来看,人工智能与医疗的结合已进入发展快车道。2024年11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积极推进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发展,覆盖了医疗服务管理、医院管理、药物研发、医学科研等多个方面。
在医药生物领域,DeepSeek与医药生物领域适配度如何,又可能带来怎样的变革?
CIC灼识咨询董事总经理刘立鹤回应南都记者,相较于传统药企,互联网医疗企业可以更快速的享受到DeepSeek出现而带来的红利,例如国内全病程管理平台微脉,其管理智能应用CareAI已经全面接入DeepSeek V3和R1模型能力,实现DeepSeek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与CareAI的智能体深度集成。
“例如医渡科技,讯飞医疗等医疗AI的香港上市公司也走出了极好的市场表现。AI技术可以应用于药物开发、药品生产流程管理、辅助诊断、慢病管理等医疗领域从研发生产销售诊断治疗康复的全流程,极大的提升流程效率。由于DeepSeek基于中文语料进行了预训练优化,在直接针对患者端的AI应用平台上可以更快速的体现Deepseek的优势。”
DeepSeek跟过往的大模型相比,有怎样的颠覆?刘立鹤认为,DeepSeek的火爆代表了中国对国产大模型的扶持政策持续终于迎来了优秀的成果,DeepSeek的颠覆性不在于单一技术指标超越GPT-4,而在于将大模型从“技术能力展示”推向“行业工作流重构”,例如在金融、医疗领域的深入应用。
刘立鹤进一步解释,DeepSeek专门针对中文语法复杂性(如多义词、古汉语)进行预训练优化,在语义理解上超越此前模型的“翻译式”生成,更贴合本土需求,全面提高了中国企业持续基于DeepSeek创造AI应用端技术的能力。由于DeepSeek采用了开源模型,可以更好地吸引开发者,同时通过私有化部署的高级功能(如行业专属微调工具)盈利,形成生态闭环。
2024年的资本市场不再押宝“AI算法参数竞赛”, 刘立鹤认为,而是更加专注于推理成本降低和工程化能力,DeepSeek不通过算力竞赛的方式进一步推高AI应用开发企业的研发成本,使得AI应用开发企业的产品盈利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中信建投证券也同样指出,AI医疗在提升医疗器械功能、检查检验结果解读、辅助临床医生决策、健康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价值较大,是医疗企业和医院必须重视的创新方向和竞争趋势;此外,用好DeepSeek等AI工具有助于企业降本增效、改善盈利水平。
采写:南都记者 伍月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