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以来22家券商被监管点名28次,华安证券平安证券居首
2024年, “长牙带刺、有棱有角”是监管部门对证券行业一以贯之的态度。证监会提出持续强化对证券公司投行业务监管,压严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
步入2025年,监管系统的“严监管”态势持续。南都·湾财社梳理统计,自2025年以来,已经有22家券商被监管点名28次,平均来看,几乎每天都有券商罚单出现。而这一数字还不包括从业人员的罚单数,对于证券行业的严监管态度可见一斑。
22家券商被点名28次
平安证券、华安证券次数居首
南都·湾财社梳理发现,截至2月9日,一共有22家券商在2025年收到了来自监管机构的28张罚单。其中2张罚单来自税务局,其余26张罚单均来自证监会系统(含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
从被罚券商主体来看,22家券商中有9家已经正式登陆沪深两市。具体来看,这9家券商分别为第一创业证券、东北证券、东吴证券、广发证券、国都证券、海通证券、华安证券、招商证券、浙商证券、中信建投证券。
从收罚单的次数来看,22家券商中多数仅在1月份收到1张罚单,但有4家券商例外。具体来看,平安证券、华安证券被“点名”3次居首,华英证券、中天证券则被点名2次位居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证券的3份罚单分别来自广东证监局、深圳证监局、浙江证监局。
广东证监局认定平安证券作为昆腾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机构。为避免昆腾微第一大股东向管理层及员工低价转让股份事项构成股份支付,为昆腾微设计解决方案并推动实施,以掩盖真实交易。
浙江证监局认定平安证券浙江分公司个别从业人员在从业期间,存在违规向客户提供开通创业板交易权限的知识测评答案,在投资顾问服务协议已到期的情况下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的情形。
深圳证监局认定,平安证券在从事证券经纪业务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个别分支机构合规人员配备不到位,二是对营销宣传推介材料审核把关不严,三是未及时发现并处理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异常情形,四是相关业务协议保存不完整,对于投资者信息核对不充分。
警示、责令改正、记入诚信档案
仅东吴证券被罚没超1300万元
各家券商的情况并不相同,有的被出具了警示、责令改正、记入诚信档案中等行政处罚中的其中一种,有的则同时被出具多重行政处罚措施。
从券商收到的行政处罚来看,警示、责令改正、记入诚信档案是较为常见的措施,从次数来看,28份罚单中,共计出现了22次“警示”,11次“记入诚信档案”以及5次“责令改正”。
22家券商中的多数券商仅收到一种行政处罚措施,但有7家券商在同一份罚单中收到了“警示+记入诚信档案”的双重行政处罚。这7家券商分别为,国盛证券、华安证券、华泰联合证券、华英证券、平安证券、万和证券、中天证券。
值得一提的是,22家券商中仅东吴证券一家,在一份罚单中收到了四重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改正。此外,东吴证券是22家券商中唯一被警告、唯一被罚款、唯一被没收违法所得的三重“唯一”券商。
据悉,东吴证券是国美通讯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保荐承销机构、紫鑫药业2014年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保荐机构。
证监会查明,在国美通讯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中,东吴证券为国美通讯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提供保荐承销服务,出具的发行保荐书等文件存在虚假记载;在国美通讯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保荐承销过程中未勤勉尽责。
此外在,紫鑫药业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中,东吴证券为紫鑫药业2014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提供保荐服务,出具的保荐书等文件存在虚假记载;在紫鑫药业2014年非公开发行股票保荐(含持续督导)过程中未勤勉尽责。
因上述原因,证监会对东吴证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针对国美通讯项目,没收保荐业务收入94.34万元,并处以100万元罚款,没收承销业务违法所得471.7万元,并处以50万元罚款;针对紫鑫药业项目,没收保荐业务收入206.8万元,并处以413.6万元罚款。两个项目合计被罚没1336.44万元。
从违规行为来看,信息披露违规、未按时披露定期报告、内部制度不完善、未依法履行其他职责是多数券商遭罚的情况。其中,国投证券湖南分公司、国新证券湖南分公司则是因为违反税收管理规定收到税务局的罚单,这一情况不同于其他20家券商。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吴鸿森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