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一季度341个重大项目开工,会场选在两大本土创新项目
2月6日召开的广州“新春第一会”透露,广州要充分释放市场规模优势,今年将推动1246个市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5.6万亿元。2月7日,广州就马不停蹄地举办了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活动,共341个项目开工,总投资超2389亿元,为广州今年“拼经济”开好局奠定坚实基础。
南都记者现场获悉,此次开工不乏“大项目”,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就有57个,合计总投资超1680亿元。同时,产业项目156个、总投资1124亿元,占比均近半,突显广州“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总体要求。总的来看,此批项目类型丰富、特色鲜明,呈现聚焦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创新驱动发展、聚焦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的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主会场设于南沙区领为汽车智能视觉产品大湾区总部生产研发基地,分会场设于黄埔区视源股份全球总部基地及智慧医疗,均为广州本土孕育并最终成功的创新型项目。
活动主会场设于南沙区领为汽车智能视觉产品大湾区总部生产研发基地。
“12218”产业体系项目占比超四成
按照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工作部署,广州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高追求,以重大项目落地实施为抓手,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不断完善“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
一季度开工的341个项目中,产业项目156个、总投资1124亿元,基础设施项目122个、总投资441亿元,社会民生项目38个、总投资246亿元,城市更新项目25个、总投资578亿元。
今年春节前夕,广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意见,释放重构产业发展新优势的强烈信号。此次,全市一季度围绕“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共开工156个产业项目,占总量超四成,其中总投资20亿元以上项目32个,合计总投资超740亿元。这是对“12218”产业体系建设的有利支撑,将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纵观广州,各区均有一批代表性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包括领为视觉大湾区总部等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视源股份全球总部基地等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产业项目,增城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园、兆舜高端新材料智造基地等绿色石化与新材料产业项目,中欧班列融合创新产业园等物流与供应链产业项目,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普兰内特旅游休闲度假中心二期升级改造、琶洲全日制国际教育基地等现代服务业项目。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各地都在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广州也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除了活动主会场、分会场所属的广州本土创新型项目,具有较强的创新研发能力和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一季度开工建设的项目还包括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园区、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等一批引领型创新型项目,将极大提升广州科技创新水平,重构广州科教人才新优势。
此外,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坚决落实重大战略任务,以南沙开发开放为牵引,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携手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一季度,南沙区71个项目开工建设,将助力南沙开发开放再提速。
南沙
完善南沙第三代半导体全产业链生态
地处“湾区之心”的南沙区是本次开工活动的主会场。据悉,2024年南沙区全力推动227个区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777亿元,基本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今年,南沙区锚定固定投资增长不低于5%的目标,以一季度新开工71个项目为重要抓手,打响南沙开发开放全面提速提质的硬仗。
开工现场所在的领为视觉大湾区总部生产研发基地项目,占地面积约72亩,总投资逾24亿元,规划建设智能视觉产品研发中心及数字化生产基地。
领为视觉大湾区总部生产研发基地项目效果图。
据悉,领为视觉源自南沙区本土培育的港股科技企业——广东晶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晶科电子”),是其旗下专注汽车智能视觉产品及系统的高科技企业,主营智能LED车灯及HUD(车载抬头显示),在广东广州、浙江宁波、湖南长沙设有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
“随着智能制造特别是智能电动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它的核心零部件,包括越来越多的集成电路、半导体、传感器、软件等等,要逐步匹配智驾系统。因此,市场对核心零部件研发、设计的基础和技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晶科电子董事长肖国伟现场受访时表示,依托晶科电子在第三代半导体LED产业链的协同优势,领为视觉已打通“LED器件—模组—系统”全产业链垂直整合,构建从核心技术到终端产品的完整布局。
肖国伟介绍,该项目将力争今年年底可完成厂房建设工作,明年大规模投产。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形成年产超70万套智能前灯系统、70万套智能尾灯系统及20万台车载HUD设备的产能规模,成为晶科电子面向智能汽车视觉产品和系统业务板块的总部。
当前,南沙聚焦包括半导体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打造大湾区创新型产业新高地。尤其是近几年,包括芯粤能、芯聚能、联晶智能等在内的一系列半导体和集成电路项目落户南沙,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功率半导体、光电半导体领域创新创业、由小到大,逐步在南沙建立涵盖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设计、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的全产业链集聚生态,为南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打造了“南沙芯”。
肖国伟表示,领为项目建成后,将与同在万顷沙片区的芯粤能、芯聚能、联晶智能等上下游企业集聚成势,共同打造集衬底外延材料、晶圆和芯片制造、封装和模块、智能视觉全产业链的产业集群。同时,立足大湾区总部基地辐射华南地区,形成产业多地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黄埔
智慧医疗让AI医生入驻实验室
在黄埔区当天开工的117个项目中,产业项目多达93个,投资总额约581亿元,项目数、投资额均占开工项目近八成,预计达产产值(营收)约 846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占比颇重,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与新材料、智能装备、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能源与新型储能等多个领域。
先进制造业新项目签约现场。
而93个产业项目中,又有超七成是增资扩产项目,这也体现了广州开发区把服务企业增资扩产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实施数智化转型行动,聚焦重点产业建链延链补链。
人工智能领域的视源股份全球总部基地及智慧医疗项目着实吸睛。作为广东省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的“链主”企业,视源股份此次总投资50亿元开建新厂,预计达产产值(营收)将达到100亿元。
据了解,该全球总部项目将开展商用显示及音视频设备、计算设备、电力电子、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预研和产品开发。而智慧医疗项目则以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为核心,研究全周期医疗健康管理模式,推动医疗服务与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简单地说,视源的智慧医疗项目能让AI医生入驻实验室。
视源股份全球总部基地及智慧医疗项目效果图。
目前,视源股份已成为首批国家制造业双创试点企业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成功打造一批配有先进科研设备的综合实验室,设立了超百人规模的中央研究院、中央工程院、创新设计院以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专利数目超11000项,围绕“人工智能+交互显示”核心的未来教育、商用显示、智能硬件等场景已悉数落地应用。“在过去已经实现的场景应用基础上,本次开工的智慧医疗项目将成为视源进入生命健康领域的关键一步。”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健表示:“全新的项目基地也将成为未来承载公司生命健康领域业务的核心。”
实际上,不止是视源股份,在黄埔区本次签约动工的152个项目中,大规模、大手笔的项目可以说多领域开花。从千亿级能源动脉到AI医疗黑科技,从半导体隐形冠军到跨境电商标杆,超1471亿投资构筑的“新质生产力矩阵”正式启幕,全市最大签约项目——投资549亿的藏粤直流项目落户广州开发区。更酷的是,全市首家建行科技支行揭牌,规模90亿的广州首批AIC试点股权投资基金空降,为黄埔区这场硬核科技盛宴注入了金融“核动力”。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通讯员 谢子亮 张丁璞 黄蓉芳 孙旭东 范敏玲 吴小燕
图片:通讯员 李剑锋 穗南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