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连续三个月增持黄金,外储规模高于3.2万亿美元
2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最新官方储备资产情况。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90亿美元,较2024年12月末上升67亿美元,升幅为0.21%;黄金储备规模为7345万盎司,较2024年12月末7329万盎司的黄金储备量有所提升,并且是连续三个月增持黄金。
图片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看来,1月外储规模小幅回升,主要受当月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整体上涨带动。
王青称,近年来,我国经常账户和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呈现较为稳定的“一顺一逆、自主平衡”格局。这意味着从跨境资金流动角度看,我国外储有望在当前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按不同标准测算,当前我国略高于3万亿美元的外储规模都处于适度充裕水平,短期内大幅增加外储规模的必要性不大。
黄金储备方面,王青表示,官方黄金储备已经连续增加三个月,符合市场的预期。“我们分析,央行连续三个月增持黄金,或与11月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未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等有关。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而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
展望未来,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角度出发,王青判断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
放眼全球,据世界黄金协会日前发布的2024年全年《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全球央行持续加快购金步伐,购金量连续第三年超过1000吨。四季度购金量大幅增加至333 吨,使得全球央行的年度购金总量也被推至1045吨。这一因素推动了全球黄金年度需求总量创下历史新高。
王青还提到,央行持续增持黄金,或在一定程度上会耗用外汇储备。不过,考虑到与外汇储备的庞大规模相比,央行增持黄金规模有限——2021年至2024年,黄金储备余额变化幅度分别为-42.9亿美元、41.1亿美元、309.9亿美元和431.1亿美元。由此,央行增持黄金对外汇储备规模变化的影响不大。
“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外贸保持一定规模顺差,国际收支自主平衡,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双向波动,是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的基础。”王青强调。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则认为,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进一步上升,国际贸易领域摩擦加剧,国际金融市场延续高波动态势。随着中国国际贸易产品和区域结构日益多元化,对外贸易韧性不断增强,为国际收支总体平稳奠定了坚实基础,将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
国家外汇管理局也数次表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将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
采写:南都记者 赵唯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