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推动养老金、保险资金等合理扩大投资范围
2月7日,据中国证监会官网消息,中国证监会发布实施《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共分为8个部分、18条措施,聚焦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突出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推动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低碳、普惠民生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集聚。
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 推动养老金、险资扩大投资范围
《实施意见》共分为8个部分、18条措施。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周小舟指出,《实施意见》是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本市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
周小舟表示,《实施意见》聚焦“五篇大文章”重点难点问题,结合落实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等部署要求,研究提出更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政策举措,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聚焦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包括:进一步健全精准识别科技型企业的制度机制,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完善科技型企业信息披露规则;优化新股发行承销机制,适时扩大发行承销制度试点适用范围;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优化并购重组估值、支付工具等机制安排,等等。
二是加大投资端改革力度。包括:落实好《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及实施方案,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稳步降低公募基金行业综合费率,完善投资顾问制度规则;推动养老金、保险资金等合理扩大投资范围,推动各类专业机构投资者建立健全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等等。
三是发展多元股权融资和多层次债券市场。这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明确任务。《实施意见》围绕完善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作出多方面安排。包括:促进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募投管退”良性循环,推进基金退出“反向挂钩”政策优化和实物分配股票试点,研究完善基金份额转让机制,发展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深入推进北交所、新三板普惠金融试点,健全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综合服务;推动科技创新公司债券高质量发展,探索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绿色债券、绿色资产支持证券、乡村振兴债券,等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占比过半 集成电路等行业并购重组显著增多
2024年,中国证监会重点围绕做好科技金融这篇文章,先后发布实施“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文件,不断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监管体系和市场生态。
据周小舟介绍,截至目前,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均超过九成,全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家数占比超过一半。2024年下半年来,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尤其是集成电路等硬科技行业领域并购重组活动显著增多,收购未盈利科技型资产、“A并H”等标志性案例顺利落地。
此外,周小舟表示,近年来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向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规模占比持续提升,目前在投项目超过10万个,在投本金超过4万亿元。科创债试点以来累计发行1.2万亿元,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
同时,周小舟介绍称,资本市场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也取得了积极成效。例如,截至2024年底有2200余家上市公司披露ESG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同比增长超两成,进一步彰显了优质公司投资价值;绿色公司债券发展势头强劲,试点以来累计发行约8700亿元;截至2024年底已有350只、3100余亿元绿色主题基金,绿色主题基金快速发展等。
再如,建立健全全国股转系统与区域性股权市场合作对接机制,便利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通过考核评价等制度安排,推动行业机构加大普惠金融业务投入和中小微企业服务力度。
还有,截至2024年底已有近300只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公募基金行业受托管理各类养老金资产超6万亿元。稳步推进证券期货行业技术自立自强,开展“数据要素×资本市场”专项试点,发布首批11个试点项目等。
周小舟表示,中国证监会将制定细化落实工作方案,切实抓好《实施意见》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地方政府的协同配合,合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实施,共同做好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积极回应市场关切。
二是压实行业机构责任,发挥好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督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端正经营理念,加强组织管理和资源投入,因地制宜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三是统筹发展与安全,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纠正,从严打击以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名实施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黄顺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