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阿里、滴滴投资,实时公交APP“车来了”冲刺港股IPO
曾先后获得包括阿里、滴滴在内多家知名机构投资的全国最大实时公交信息线上平台“车来了”,距离港股上市又近了一步。2024年12月31日,“车来了”背后母公司MetaLight Inc.(下称“元光科技”)向港交所更新招股书后,2025年1月7日,证监会官网也公示了关于元光科技首次公开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
2025年1月7日,证监会官网公示了关于元光科技首次公开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
城市覆盖范围全国最大 市场份额仅次高德地图、百度地图
元光科技招股书信息显示,元光科技是中国公交领域的时序数据智能服务提供商,公司主要产品“车来了”是实时公交信息的线上平台,通过分析交通机构授权的GPS数据、用户查询记录和搜索历史以及公交和用户的数据汇总,为通勤者提供准确、即时的公交时刻表及准确预计到达时间。
截至2024年6月30日,“车来了”已将业务范围扩展至将近460个城镇,灼识咨询资料显示,以2023年按城市覆盖范围计,“车来了”是中国最大的实时公交信息平台。
若按时序数据服务收益计算,元光科技在2023年国内公交领域市场份额约为10.2%,排名第三,仅次于高德地图及百度地图。而若以月活计算,“车来了”2023年平均月活跃用户约为2526万,在国内排名第三。截至2024年6月30日,“车来了”用户数约为2.81亿,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达到约2878.2万。
从商业模式上看,车来了免费提供服务,并以此吸引用户,通过广泛的受众覆盖产生移动广告收入基础,招股书显示,这一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几乎都在9成以上,2024年上半年更是达到98.2%。除广告外,车来了也为企业及政府提供数据分析产品及服务。
云光科技招股书显示,“车来了”的移动广告服务以在车来了上投放基于展示的广告产生收入。这些广告以开屏广告、横幅及标识的形式出现,并根据展示次数收取广告费用。其移动广告主要分为程序化广告和品牌广告,区别在于,程序化广告将广告库存出售予管理广告投放的平台,而品牌广则将广告库存直接销售予品牌广告主。
2024年上半年,云光科技的移动广告服务收入为8850万元,同比增长16.5%,其中程序化广告的收入为8320万元,同比增长约23%。云光科技在招股书中指出,增加主要由于公司增加了对车来了营销及推广的投入,使用户活跃度持续增加,广告展示次数也由此增加所致。
数据许可费占销售成本59% 曾因非法获取竞争对手数据被起诉
在成本方面,元光科技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1883.0万元,主要包括数据许可费、员工成本、跨网络广告费、服务器租赁成本等。其中,占比最高的是数据许可费,占销售成本59%。为了在车来了上提供实时公交车数据,元光科技需要向运营所在城镇的交通机构支付年度许可费,以获得许可使用公交车数据。
而在2017年,元光科技还曾因非法获取竞争对手服务器内的实时公交数据而被起诉。判决书显示,2015年11月起,时任元光科技法人邵凌霜和技术总监陈昴为提高车来了用户量及信息查询准确度,指使员工利用网络爬虫软件获取同样运用实时公交APP“酷米客”的谷米公司服务器中的实时数据长达7个月,日均300万至400万条。
最终,法院判决元光科技赔偿谷米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共计50万元。元光科技也因此遭证监会要求说明上述不正当竞争相关情况涉及事项是否已整改完毕,公司创始人邵凌霜也在因此辞去相关职务,并让出投票权。
广告推广费用也是一笔较大的开支。招股书显示销售开支主要包括在搜索引擎、移动APP商店、社交媒体平台上展示的在线广告的广告及推广开支,以及为推广“车来了”而在公交车及公交车站展示的线下广告的广告及推广开支。报告期内广告及推广开支占收入的比重均在10%以上,2024年上半年为1184.1万元,占收入13.1%。
除此之外,近年来元光科技的研发费用也维持在收入的20%左右,2024年上半年为约1858万,占收入比重20.6%。
曾获多家知名机构投资 滴滴、阿里仍持有股份
2021年至2023年,元光科技营收均取得增长,分别为1.63亿元、1.35亿元、1.74亿元,2024年上半年营收为9011万元,同比增长12.5%。期间毛利率均维持在70%以上,2024年上半年达到最高的79.1%。
在利润上,2021年至2023年年经调整利润分别为4420万元、981.4万元、4650万元,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为2707万元,同比增长11.9%。
从整体上看,元光科技收入增速高于销售开支增速,招股书中也预计随着业务规模继续扩大及产品提升,销售成本占收入的比例将因运营效率提高及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而随时间推移下降。
元光科技也希望借助此次IPO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并提升产品技术,招股书尚未披露此次募资的规模,但在资金用途上,招股书披露资金将分别用于增强技术能力;销售和营销工作,以增强的市场占有率及品牌知名度,招聘,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值得一提的是,元光科技曾先后获得过多家知名机构投资,包括阿里巴巴、滴滴、宽带资本、弘道资本及雷军间接持股的光谷创投等。招股书要股东名单显示,滴滴仍持股18.11%;阿里巴巴持股10.46%。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赵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0538资讯网整理发布,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8641340@qq.com删除。